春节期间,天津古文化街年味浓浓 连晓芳 摄

乙巳蛇年春节,九河下梢天津卫人潮熙攘,年味儿浓浓,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云集于此,感受河海津韵浓厚的文化气息。

1月29日(大年初一),古文化街宫前广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伴随着热闹喧天的锣鼓声,一场精彩的舞龙表演在这里上演,点燃了乙巳新春的喜庆氛围。舞龙队员身着鲜艳的华服,手持“长龙”,在广场上翻腾跳跃,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尽管春节期间气温较低,但古文化街浓厚的春节气氛不减,“非遗贺新春 曲艺过大年”快闪演出持续火爆,让广大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中国曲艺之乡”的魅力。据了解,春节期间,古文化街以“逛古街、过大年”为主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民俗表演活动,除了舞龙、高跷表演外,还有竹马会、杠箱等丰富多彩的节目。

1月31日(大年初三),“青苗破土向阳生”——北方演艺集团贺新春青年戏曲曲艺人才展演大幕拉开。展演汇集天津评剧院、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天津河北梆子剧院及天津市曲艺团的优秀青年演员,同时邀请京津冀三地的京剧名家新秀,共同为戏迷观众带来一场文化大餐。9场好戏轮番登上中国大戏院,包括多部经典折子戏、戏曲全剧及曲艺专场演出,彰显了天津“戏剧大码头”“曲艺之乡”的深厚文化底蕴,也让春节假期的来津游客感受到浓厚的戏曲、曲艺文化氛围。

非遗、民俗、曲艺好戏连台,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同样人潮如织。

天津图书馆文化中心馆区精心打造的沉浸式漫游空间于春节期间正式亮相。首期体验主题为“探秘大唐丝路”,集成长安、敦煌、阳关等七大场景,带领读者开启一场瑰丽、震撼的丝路之旅。

记者在现场看到,漫游空间运用虚拟现实、大空间定位追踪、实时渲染、高精度数字模型构建等技术,读者戴上智能头显设备就能身临其境欣赏恢宏大气的唐代建筑、盛唐风韵的飞天壁画。

当博物馆遇上热闹的春节,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记者了解到,仅春节假期前3天,天津博物馆的观众就有近4.5万人次。天津博物馆延长开馆时间,增设专家讲座、公益讲解。大年初三,在博物馆举办的文化讲座现场,国家级非遗葫芦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赵伟以《说福禄:葫芦背后的深厚寓意》为题,分享了葫芦的吉祥寓意和葫芦制作的各种工艺,揭秘了精美匏器的制作过程。听完讲座,观众不仅感受到葫芦在艺术表现上的多样性,也对收藏在博物馆中的匏器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

这个春节,天津文旅市场一路升温。一个个“最天津、最民俗”的文旅场景,让八方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老城津韵”的独特魅力。

2025年2月7日《中国文化报》

第6版刊发特别报道

《津腔 津韵 津津有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