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有礼 一起过节”——

中国文创新春“出海”

本报记者 张 欣


“丝与竹”乐团成员体验中国茶文化


九色鹿托特包


瑞兽抱枕被


重温经典·敦煌DIY手摇音乐盒


芦花雁影马面裙


四神纳吉马面裙


芦花雁影马面裙设计灵感来自清代芦雁通景屏

新中式马面裙、茶具套装、铜奔马雕塑、时尚托特包、手摇音乐盒、非遗掐丝绒花手工发夹、瑞兽毯枕……蛇年春节期间,来自河南、河北、四川、甘肃等地的特色文创产品漂洋过海,带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为全球友人送去浓浓的中国年味儿。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由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交流局及海外总站承办的“新春有礼 一起过节”——2025年中国文创新春海外推广活动在全球多地拉开帷幕。

活动以春节文化主题的文创产品为桥梁,进一步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外传播形式,通过一系列富有创意与文化深度的互动体验,让中国年味儿在海外“出彩”又“出圈”,也让外国友人深度“种草”中国游。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沉浸式文旅产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卜希霆说:“中华文化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多彩的文化之一,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这一活动的举办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打开了新的渠道与窗口。”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关键在于加深受众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近年来,中华文化“出海”成绩斐然,非遗技艺展示出跨越国界的穿透力,文创产品更是在海外圈粉无数,迸发出新活力。在“新春有礼 一起过节”——2025年中国文创新春海外推广活动期间,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朋友欣然开启满载新春祝福的文创礼盒,沉浸于中华文化的独特韵味之中。

1月10日至11日,沙特阿拉伯“新春大集”在利雅得举行,当地华人提前过大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东总站在本次大集上设立独立展位,展示中国非遗魅力。“新春大集”上,中国红装扮出十足的年味儿,精致文雅的国潮汉服、寓意吉祥的工艺品等中国特色文创产品吸引当地观众驻足,成为连接中阿文化的亮丽风景线。

来自河南博物院的文创产品马面裙吸引了不少外国友人试穿并拍照,她们说,马面裙的面料、配色、图文都体现了中国特色。非遗掐丝绒花手工发夹、二才盖碗、白刻咖啡杯、中山壶茶具在现场一一展示。敦煌月历小夜灯深受外国友人喜爱,让人品味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为了让更多国内外观众感受中国年的喜庆氛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东总站特别开设了新媒体直播。主播们身着节日盛装,带领网友们“云逛”大集、品尝美食、欣赏表演,并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讲解。一位沙特阿拉伯小朋友兴奋地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中国的新年活动,太有趣了!我喜欢中国的灯笼和发夹,它们很漂亮!”

在西班牙格拉纳达,当地友人品茶论道,在茶文化的静谧与深远韵味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当精美的侧把壶亮相时,来自东方的独特设计赢得了一致称赞,“这太美了!”“简直像艺术品一样。”“丝与竹”乐团成员一边细细品味香茗,一边讨论着茶具的造型、历史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乐团还即兴用中国传统乐器演奏了一首悠扬的歌曲,悠长的二胡和柳琴的旋律与茶香相互呼应,让在场的人仿佛穿越到了古代中国。

“丝与竹”乐团由一对西班牙夫妇组建。他们年少时相识,对中国文化和音乐的热爱让他们走到了一起。2013年乐团成立,凭借深厚的音乐造诣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二人将“丝与竹”的韵律带到西方。“在中国有无数种音乐形式,我们最喜爱的便是丝竹乐。”乐团成员鲁文解释,因为丝竹乐风格细腻、轻柔、雅致,适合表达愉悦的情绪。

“中国哲学让我能够放慢节奏,更好地享受当下。”乐团成员艾碧薇说,在音乐方面,他们还深受中国哲学的影响,这体现在对宁静的追求以及对音乐的态度和理解上。

在阿联酋迪拜,专业模特试穿中国传统服饰马面裙,向观众展示东方服饰之美。在美国华盛顿,主持人在镜头前惊喜地观赏着这些匠心独运的文创产品,和家人共享这份来自东方的心意。肯尼亚内罗毕的阳光下,主持人在直播中将这份来自东方的惊喜传递给万千网友,直播间内欢声笑语。外国朋友在体验过程中惊叹:“中国文化太深邃了,每个细节都有故事!”他们用汉语祝福道:“蛇年大吉”“新春快乐”。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新春大集”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在外的华人华侨感受到家乡的温暖,也让更多外国民众了解和喜爱上了中华文化。

如何让世界看见中国、感受中国、爱上中国,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书写文化和旅游交流的新春奏章?文创“出海”,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丝绸之路浓缩了古老文明的精华,彰显了甘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文化大省,甘肃完善产业发展机制,推进文化与科技、旅游、创意深度融合,打造爆火的文创产品。甘肃省博物馆的铜奔马雕塑、甘肃省图书馆的《影印文溯阁四库全书》锦盒、敦煌研究院的重温经典·敦煌DIY手摇音乐盒、敦煌博物馆的九色鹿托特包和敦煌纹样茶具等承载着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创产品漂洋过海,向全球友人致以节日问候。

以河北传统技艺为根基,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完美融合,既保留了传统技艺精髓,又赋予其时尚外观的定瓷大竹节杯和白刻咖啡杯;以国家级非遗花丝镶嵌制作技艺打造,融合了银烧蓝工艺与翡翠装饰的银烧蓝翡翠执壶;让大漆技艺焕发新生的木胎漆碗……承载着燕赵大地千年文化积淀的文创产品,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河北特色与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河北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结合,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并通过本次活动在国内外市场获得了良好反响。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提升了河北文创品牌的国际知名度,成功吸引了海外消费者的关注与购买。

卜希霆表示,文创产品可以持续探索创新路径,例如,结合现代科技,开发更具互动性和沉浸感的文创产品;借助外国人涌入小红书等现象,加强中国文创的海外推广;深化文化交流,组织更多高规格、多领域的文化交流活动等。


天威军官瓶三件套


中山壶茶具



纹样二才盖碗

记者观察

优秀的文创产品不仅是人们深入感悟中华文化魅力、增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也是培育文旅消费新热点、拓展旅游体验新领域、传播旅游景区新形象的重要引擎。

从文创产品本身的吸睛到提供情绪价值的“出圈”,众多现象级文创产品的诞生让甘肃文创在文创赛道上遥遥领先。甘肃省博物馆丑萌欢乐的“绿马”、兰州市博物馆憨态可掬的“兰小五”、甘肃简牍博物馆沉稳大气的“简龙”与“永年”……这些文创产品以其“反差感”,突破了人们对传统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固有印象,赢得了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成了博物馆的流量密码,也激发了文旅消费新活力。

中国文创新春海外推广活动中,甘肃省以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的创新思路,通过与年轻人审美与爱好相契合的文创产品,吸引海外友人来华旅游,亲身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壮。

文创产品不但丰富了旅游的多元文化体验,有地方特色的文创纪念品还成为游客消费的新热点,而且文创与文旅的结合也催生了新的旅游模式,如文创主题旅游线路、游径等,进一步提升旅游的品质和吸引力,促进了旅游消费的高速增长。

“古韵华章”系列折纸灯亮相央视春晚,让河南博物院成为出行河南的首选目的地,文创产品拉动文旅消费的能力可谓显著。据统计,春节假期8天,河南博物院累计接待观众10.15万人次,2000多款文创产品供观众线上、线下选购,“妇好鸮尊”新款毛绒玩具热销,非遗类衍生产品销量明显增长。作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河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具有河南特色的文创产品亮相中国文创新春海外推广活动,不仅为文化“出海”探索出创新路径,也将为更多的海外友人了解中国增加新的窗口、为外籍游客来华旅游提供新的选择。

为进一步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等8部门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以体制机制创新释放文创开发活力,并着力完善内容出版、科研成果转化、社会教育、公众研学、特展、文旅演艺、数字文创等文创产业的全链条发展,有效助力各地放大优质文化资源效应,打造出有吸引力的新产品和有体验感的新场景。可以预见,未来文创工作辐射范围还将持续拓展,全民创新活力将进一步激发,文创赋能成效将得到更充分的释放和彰显。

(本文图片均由采访对象提供)

2025年2月7日《中国文化报》

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欢乐春节》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