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福的女子
旧时,中国女性一年到头屋前房后、床前灶上忙活,没有节假日、休息日,只有在七夕等少数日子里才有一些休闲娱乐活动。
那时候,到了七夕,往往都是由一个有威望的女子牵头,提前邀约左邻右舍、年龄相仿的姐妹,少则三五人,多则七八个;七夕这天,她们会将庭院洒扫干净,并张挂锦彩,陈设香案、献供花果饮食,一起来祭拜织女。
七月正值初秋、初七则是月半弯,到了晚上,月光朦胧,清辉尽洒,初秋的凉风袭来,凉爽宜人。供桌上,已摆好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有的还有鲜花和纸表,香炉里的香也已焚燃,大家围坐在香案前,面向天空中的织女星座,虔诚祷告,祈愿心想事成……
祭拜完毕,大家围坐一起,一边吃供桌上的贡品,一边开始了家长里短地闲聊,有的说些体己话,有的交流针线活,其乐融融的度过一个愉快的秋夜。
可是,七夕只属于大姑娘、小媳妇等年轻女子,并不是一个全民节日;下面的日子,才是全民节日,所有妇女都可以名正言顺地清闲一下。
焚香的女子
第一,从正月初一到初四
除夕那天吃年夜饭前,要把剪刀藏起来,一直到正月初五“破五”时、才可以拿出来使用。这是因为剪刀属于利器,寓意着不吉利。大家知道,剪子剪东西时会张开一个口,或者说剪刀一张口就会有东西破。在这个期间,把剪刀藏起来,寓意就是希望家里人不开口伤人、招惹是非。
剪刀藏起来了,女性也就无需做针线活了。不过,有些地方的规矩是正月初一、初二把剪刀藏起来两天就可以了;这样的话,女性就只有两天时间不做针线活。
第二、正月十二
传说正月十二是老鼠的生日。这天早饭后,各家的女性,大姑娘、小媳妇们都要用红绳或红布把剪刀捆包好、藏起来。据说,今天一天听不到剪刀的“咔喳”声,家里一年就听不到老鼠嗑东西的“咔喳”声。
第三、正月十五
早年间,年轻女子被限制外出活动,只有元宵节这天可以打破禁忌,被允许出门看灯。当然,不年轻的女子也可以。
去接闺女
接闺女回娘家
第四、正月十六
按照旧俗,正月十六是父母接闺女的日子;到时候,大户人家抬着轿子、小户人家拉着板车或推着小推车,把出嫁的闺女接回家住几天。在这天,女性在家可以不干活,专心地等着接自己的娘家人来接。
接回娘家后住几天呢?这就没有严格规定了,一般平民人家都不会太久,因为家里还有一摊活儿等着干呢。
第五、二月二
二月二这天,家家户户要停止家务活动,尤其针线活。民俗说,这天龙要抬头,如果动针线动剪刀,就可能刺伤龙王的眼睛。
旧时的中国女性在一年当中,只有上面这些日子可以名正言顺的休息一下,可以算作她们的假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