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局势又有新动态。美国海军作战部负责行动的本·尼科尔森少将公开提出两个“美国放弃台湾”的条件,这一消息瞬间引发各界关注。在台海局势本就敏感复杂的当下,美方此举到底有何深意?特朗普政府又在打着什么算盘?赖清德当局面对这一情况,又会如何应对?今天,咱们就来深入剖析一番。
尼科尔森少将提出,美国在两种情况下能接受中国实现统一:一是台湾民众真心希望与大陆统一;二是统一以和平方式实现,不发生额外冲突。乍一听,这两个条件似乎合情合理,可仔细一琢磨,全是美方的小心思。
特朗普资料图
先看第一个条件,台湾民众意愿。民进党当局过去这些年,一直在岛内搞小动作。他们阻碍两岸民间往来,花钱操控媒体、培养公知,对大陆进行错误宣传。像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大陆高铁要自己带椅子”等荒谬言论,就是他们的“杰作”。在这种长期误导下,岛内部分民众对大陆的真实情况了解有限。如果美方真的有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诚意,就应该要求民进党当局停止这些破坏两岸交流的行为,让台湾民众能够自由地来大陆看看,了解真实的大陆。但美方并没有这么做,很明显,这第一个条件就是个幌子,是美方用来推卸责任的借口。
再说说第二个条件,和平统一。这也是中国大陆一直努力的方向,我们始终坚持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但前提是不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然而,美国呢?一边嘴上说着希望和平统一,另一边却不断加强对台军售。就在前阵子,赖清德还出席桌上兵推,民进党官员当众宣称“永远不投降”,这种挑衅行为无疑是在增加台海战争的风险。美国明知这些情况,却还提出这样的条件,就是在故意给中国大陆施压,把制造台海紧张局势的锅甩给我们。
特朗普资料图
而且,这么重大的表态,居然是通过一个海军少将的嘴说出来,背后的意图就更值得玩味了。这大概率是特朗普政府的一次试探。如果中国大陆的回应符合他们的预期,他们就可能会让官方来坐实这种说法;要是不符合,他们就会撇清关系,说这只是少将个人的态度,不代表美国政府。从这里也能看出,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反复无常和不负责任。
除了这两个“弃台”条件,我们还得看看特朗普政府对民进党当局的态度变化。以前,民进党当局还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渗透美国涉台决策。他们幻想通过参加特朗普的就职典礼,来彰显所谓的“外交成绩”,结果呢,代表团在出发前就接到美国通知不能参加典礼,最后好不容易挤进去,位置还隔了几堵墙,只能看大屏幕,这简直就是一场闹剧。
特朗普资料图
民进党当局主要通过游说的方式影响美国涉台政策的关键决策人。他们长期、制度性地进行游说,可特朗普偏偏是个喜欢打破制度的人,这就给他们的游说带来了很大的变数。从民进党当局自身来看,赖清德等人与美国高层接触的经验少,萧美琴的“驻美经验”也主要集中在民主党执政时期,和特朗普没什么关系。现在,民进党当局最多只能接触到共和党的中层官员,这些人既不能直接接触特朗普,也无法参与美国政府的核心决策。可以说,民进党当局想要打入特朗普的核心圈子,难度越来越大。
另外,特朗普这一次任命的国务卿和国防部长,都是他“美国优先”政策的忠实拥护者,而且和他有老交情。他们制定政策时,肯定会把特朗普的要求放在首位,相比之下,民进党当局的请求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特朗普资料图
在美方态度变化和民进党当局乱作为的双重影响下,岛内民众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梳理蔡英文执政最后100天和赖清德执政最初100天岛内民众关于美国的讨论,按议题和态度分析后发现,民众对所谓“美台关系”的负面情绪明显增多。
在经贸与产业方面,台积电成了焦点。特朗普多次表达对台湾半导体产业垄断的不满,民进党当局立马“跪”得比谁都快,以前不愿意转移的先进制程现在也松口了。要知道,台湾半导体产业约占其出口额的40%,失去台积电,对岛内经济发展的打击可想而知。
在安全问题上,特朗普的新一任政府更加强调台湾的工具属性,所谓“保卫台湾”,说白了就是多卖武器。他已经明确要求台湾增加军费开支,以换取美国的防务支持。这让岛内民众对自身安全问题更加担忧,负面情绪不断上升。
特朗普资料图
不仅如此,民进党当局的“抗中保台”政策对台湾经济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台湾的旅游业和观光产业因为两岸交流停滞遭受重创。曾经,民进党利用大陆游客为台湾经济注入活力,把旅游业当作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可在他们实施“禁陆客令”后,旅游业几乎陷入死寂。台商失去大陆市场,本土观光产业又无法自给自足,这种经济困境让越来越多的台湾人开始考虑移民。
台湾的年轻人对当前局势也充满反感。经历了“不合时宜”的军事动员后,他们对“抗中保台”政策产生了深刻质疑。许多年轻人表示,要是两岸关系继续恶化,他们宁愿放弃一切移民他国,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
就连台湾的商界精英也坐不住了。厦门台商会的副会长在赖清德讲话之后,公开指责台湾当局的“抗中保台”政策,呼吁不要再制造事端,继续拖延两岸交流。这表明,民进党当局的政策已经引起了台湾社会各界的不满。
面对美方提出的条件和一系列态度转变,赖清德当局显然已经无计可施。他们一直以来依赖美国,试图“倚外谋独”,可现在美国的态度变得捉摸不定,甚至开始提出一些让他们难以接受的条件。
赖清德还不断宣扬两岸“互不隶属”,但这种分裂言论遭到了国务院台办的严厉批驳。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指出,赖清德口口声声说希望台海和平稳定,实际却顽固坚持“台独”立场,不断破坏台海和平,阻挠两岸交流往来,是“两岸和平破坏者”“台海危机制造者”。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赖清德当局如果继续执迷不悟,坚持“台独”路线,只会让台湾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一方面,美国不会真心支持“台独”,他们只是把台湾当作遏制中国的棋子,一旦利用价值耗尽,台湾很可能会被抛弃。另一方面,岛内民众对民进党当局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他们的政权基础也会受到严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