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与日产的经营整合实际上很可能已告失败。日产 2 月 3 日召开高管会议,决定以自主重建为目标,并于 5 日将这一意向传达给了本田。本田和日产两家公司曾在去年 12 月 23 日宣布,将就通过设立共同控股公司进行经营整合展开协商。
据悉,此次谈判破裂的背景是双方意见存在分歧。去年就经营整合达成共识时,本田和日产均同意设立共同控股公司,两家公司并入控股公司旗下。



此后,两家公司原计划在今年 1 月底前确定经营整合的具体方针。然而,在协商过程中,本田一直坚持日产不应通过共同控股公司进行整合,而是作为本田的子公司进行整合。对此,日产表示反对,结果导致两家公司的合并计划陷入失败危机。

当初,共同控股公司的董事及董事长由本田任命,所以本田主导经营整合是既定事实。即便如此,由于日产在人事权等方面能保有一定的自主裁量权,经营整合协商才得以达成。但如果日产成为本田的子公司,就很难保证这一点了。这也是谈判破裂的另一个原因。



据悉,本田对日产的结构调整执行情况也颇为不满。日产曾计划削减 9000 人的人力规模以及 20% 的生产能力。以 2024 年为基准,日产的生产规模为 320 万辆,生产工厂的开工率为 60% 左右。一般来说,汽车制造商生产工厂的开工率若达不到 80% 以上,就很难实现盈利。但据了解,日产的结构调整推进不力。2018 年的时候,日产的车辆生产能力曾达到 720 万辆。



知情人士称,日产汽车准备结束与本田汽车组建一家联合控股公司的谈判,正在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日产想找一个最好来自科技行业且总部在美国的合作伙伴。北美是日产最重要的市场,而且朝着电气化和自动化方向的全面转型促使全球汽车制造商寻求与其他行业结盟。

而一直对收购日产表现出兴趣的富士康(Foxconn)有可能介入。因为富士康可以利用日产的大规模生产技术、生产线以及北美、欧洲、日本等地的销售网络。然而,由于日本政府对海外资本较为敏感,预计会进行干预,所以此事并非易事。



随着整合谈判失败,截至 5 日,日产股价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下跌超过 4%。相反,本田股价上涨超过 8%。此前一直持不安态度的投资者因感到安心而回归市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