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崔桂忠

近日,一起发生在高速服务区的恶意划胎事件,将小米SU7的哨兵模式推到大众视野前,引发广泛关注。

2月4日,有网友发文称,其朋友将小米SU7汽车停在广东阳江一高速服务区时,只是离开片刻去上厕所,手机便收到胎压异常提醒。返回时,竟有陌生男子主动上前询问是否要补胎。好在车辆自带哨兵模式,通过视频回放,真相大白:一名男子趁车主离开,鬼鬼祟祟靠近,掏出小刀划破轮胎后迅速离开。车主果断报警,涉事男子被警方带走,服务区和警方也迅速介入调查。



2月5日晚,阳西公安发布警情通报:嫌疑人王某已被刑事拘留。

这起事件中,小米SU7的哨兵模式功不可没。传统车辆安全防护存在停车监管空白,过去城市停车场里车辆被刮蹭、恶意破坏的情况频发,车主在无监控区域往往只能吃哑巴亏。而哨兵模式借助摄像头等设备,在车辆停车时全方位监测周边环境,像不知疲倦的卫士,精准记录下划胎男子的恶行,为车主维权提供铁证。这是科技赋能生活、守护公民财产安全的有力证明,让我们看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切实保障。



不过,在为高科技哨兵模式点赞之余,更应反思:为何在现代社会,在本应保障出行安全的高速服务区,还得依靠车辆自身的高科技来防范恶意破坏?这背后暴露的是服务区管理与行业监管的严重缺位。服务区将汽修厂承包出去,却未建立有效监管机制,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倘若没有哨兵模式,这起划胎事件大概率会因证据不足不了了之。这让人不禁质疑,服务区日常安全管理是否形同虚设?相关监管部门又是否尽到职责?

从更宏观角度看,此类事件并非个例。一直以来,路边汽修厂为增加业务量故意扎破车辆轮胎的传闻不绝于耳,此前因缺乏证据难以证实。这次高速服务区的恶意划胎事件,无疑敲响了警钟,凸显汽修行业部分从业者为谋私利,不惜损害消费者权益、扰乱市场秩序的乱象。在监管缺失的环境下,这些不良行为如同毒瘤,持续侵蚀行业信誉和消费者信任。

当今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类似哨兵模式的高科技不断涌现,为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与安全保障。但必须明确,科技不能成为弥补监管漏洞的替代品。我们不能仅依赖车辆自身高科技设备防范恶意破坏,而应从根源上强化行业监管,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对于高速服务区等公共场所,管理方要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加强日常巡查监督,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机制,确保消费者遇到问题能及时解决。监管部门更要主动作为,定期检查服务区经营活动,依法依规处理违规商家,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就这起小米SU7被恶意划胎事件而言,车主借助哨兵模式锁定作案者只是开端。后续调查处理结果,是对法律公正和监管效能的重大考验。期待相关部门深入调查,严惩划胎者,全面整顿服务区管理责任和汽修行业乱象。只有这样,消费者出行才能真正安心,科技进步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而不是成为弥补监管缺失的无奈之选。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我们热烈欢迎高科技创新成果,但更期待监管能紧跟科技步伐,营造安全、有序、诚信的出行环境,让每位消费者都能放心出行。



☆作者简介:崔桂忠,曾任某部队政治委员,海军上校军衔。现任大连市旅顺口区委办公室二级调研员。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