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节,一款名为DeepSeek的AI应用以惊人速度席卷全球市场——上线20天日活突破2000万,超越ChatGPT同期表现,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AI产品。这一现象级爆发的背后,不仅印证了C端用户对生成式AI的强烈需求,更折射出中国AI技术从“追赶”到“并跑”的质变。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以新能源和智能化抢跑全球车市的中国自主品牌车企,正加速与DeepSeek的深度融合,试图在智能汽车这一万亿级赛道上,构建起“AI定义汽车”的全新范式。
2月6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吉利汽车获悉,其自研的星睿大模型与DeepSeek-R1完成技术融合,这是继2025CES发布“智能汽车全域AI”技术体系后,吉利在AI领域的又一关键动作。通过将DeepSeek的认知大模型与车载AI系统深度耦合,吉利试图解决智能汽车长期存在的两大痛点:模糊意图理解与主动服务能力。
据了解,携手DeepSeek-R1模型,吉利将对星睿车控FunctionCall大模型、汽车主动交互端侧大模型等进行蒸馏训练。届时,吉利智能汽车AI不仅能对用户的模糊意图实现精准理解,进而准确调用约2000个车载接口,还能基于车内外场景主动分析用户潜在需求,并为用户主动提供车辆控制、主动对话、售后等服务,智能交互体验将大幅提升,加速AI在智能汽车领域普及。
同样在日前,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行稳致远,2025向蓝海进发》的开工信中,罕见地用近三分之一篇幅谈论DeepSeek:“除夕前后,DS大模型给全球科技圈带来震撼——它既实现了媲美OpenAI的体验,又将成本压缩到极低。未来十年,AI将驱动汽车发生远超电动化的变革。”
这番表态揭示了小鹏的战略转向:从“汽车+AI”到“AI定义汽车”。何小鹏直言,小鹏的目标是成为“全球AI汽车公司”,这意味着AI将深度渗透至研发、制造、服务全链条。例如在智能驾驶领域,DeepSeek的多模态能力可加速复杂场景决策模型的训练效率;在用户运营端,结合车载大模型的个性化服务或成为新的盈利增长。
当下,传统车控系统仍然依赖规则引擎,而DeepSeek-R1的引入让车辆具备类人推理能力,不仅可以大幅降低开发成本,而且其调用接口的准确率也将大幅提升,可以预见的是,这一技术路径未来将被更多车企所尝试应用,车企竞逐已经逐渐进入AI新纪元。
封面新闻记者 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