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已经落下帷幕,在8天的假期里,一些市民开启了暴饮暴食的生活模式。假期结束后,那些在节日里放肆欢愉的肠胃开始发出抗议的鸣响,一些人甚至出现了肠胃方面的病症。昨日,商丘市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脾胃肝胆科主任医师王友杰提醒,节后调整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报复性运动”或“极端节食”。科学运动、合理膳食和良好作息,可以更快地恢复最佳状态,顺利迎接新一年的工作与学习挑战。

“经历连续8天的美食轰炸,身体正在经历三重挑战:胃肠系统持续超负荷运转,如同被塞满货物的仓库;代谢系统在酒精与高糖的刺激下陷入紊乱,像失去节奏的钟摆;营养结构出现断层式失衡,维生素与膳食纤维的缺失让身体亮起黄灯。”王友杰说,丰盛的大鱼大肉和高热量饮食容易导致饮食失衡,节后饮食调整的核心是“恢复规律性”和“减少高热量摄入”。

王友杰建议,春节期间饮食不规律会打乱生物钟,影响消化功能,节后应尽快恢复三餐定时的习惯。在饮食方面,可以在早餐时,摄入适量的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以及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午餐和晚餐应遵循“均衡搭配”原则,餐盘的一半应是蔬菜水果,并选择部分全谷物或粗粮,剩余部分可选择优质蛋白来源,如瘦肉或豆制品。

针对节后常见的“每逢佳节胖三斤”的问题,王友杰表示,可以通过适量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高蛋白食物和膳食纤维的比例来调整体重。此外,他特别提醒,应减少糖果、油炸食品和膨化类零食的摄入,这些食品不仅容易引起血糖波动,还可能影响肠道菌群的健康。

“长假后恢复运动时,要注意强度的适应性,避免突然进行高强度训练。”王友杰说,节后调整作息时要注意避免“过度补偿”式运动,例如长时间高强度跑步,可能会对心肺系统造成负担。运动时应控制节奏,每隔一小时起身活动,进行简单拉伸,以缓解久坐带来的不适。

来源:京九晚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