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老家楼市又成了热门话题。前几年,大家还在说 “人均亏二三十万”,可今年,我却听到有人说 “今年真考虑买了”“现在买怎么都不会亏”。这反差,实在让人惊讶。
就说我发小阿南,她都落户北京了,本以为和老家买房绝缘。五年前,她在老家和北京间选了北京。可最近,她却在微信群里老提想在老家买房,春节前还提前回去看房。为啥呢?一是想改善父母居住环境,二是被房价震惊到了。她表姐 2018 年花 1.2 万 / 平买的房,现在邻居 8 千 / 平就卖。这一算,现在买比五年前省 40 多万,加上利息,能省五六十万。这对普通人来说,可不是小数目。阿南春节期间查二手房网站,发现房价又降了,7 字头就能拿下。她觉得,抄底的好时机来了。
再看我前老板老吴,他原本经营南宁最大房产公众号,现在转型做法拍房。朋友圈里,那房价低得让人恍惚,倒退十年都不止。银行亲戚抱怨房贷断供,同学说顶豪都半价拍卖。老吴说,市场环境差,法拍房却火了。刚需还在,只是收入有限,只能等低价房。现在南宁法拍房体量暴增,挂牌近万套,成交率 20%。买房的有投资客,租售比高让他们心动;有抄底学区房的,好学区资源稀缺;还有周边县市刚需,就盼着捡漏。
还有我姑父姑妈,在县城做烘焙生意三十多年,把积蓄都花在孩子身上。现在孩子成家立业,他们就想换套平层套房,不为别的,就想改善自己的生活。
所以,谁会在春节考虑老家买房?是看到楼市回归理性的人,是想捡漏的刚需,是为自己改善生活的父母。下沉城市楼市残酷,房价下跌让很多人无奈。但另一面,房子没了投资属性,没了泡沫,就成了有价值的居住商品。有人祛魅,就有人想捡漏。这个春节,老家的买房者,正用行动诠释着楼市的复杂与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