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赖耶识
康熙十四年,有什么大事发生呢?
对于百姓而言,此时的三藩之乱如火如荼,生活维艰。对于大臣而言,君臣一心,是满清难得的和平时刻。对于皇帝而言,虽然大战很重要,可是给自己选秀同样很重要。
(一组满清宫廷服饰图片)
而对于满八旗的女子而言,选秀是一生的转折,是逃不掉的宿命,是即将踏入战场,胜败都被埋葬的唯一结局。
这一年,出身满洲正黄旗的包衣万硫哈氏,作为上三旗的女儿,看似名头挺大,其实家境普通,父亲只是一个正五品郎中,在京城这个掉一块砖砸到五个贝勒,三个君王,一个亲王的地界,只能说他谁也惹不起。
所以不敢惹怒帝王的父亲,将15岁的女儿送到了选秀队伍。
而后,由内务府选定,成功入选,走进了紫禁城。
同时被选中的女子,还有乌雅氏,康熙朝后宫的最后赢家,问鼎皇太后宝座,天下至尊女人。
只是彼时她们都是满心忐忑的姑娘,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憧憬也胆怯。
历史没有留下万硫哈氏的画像,也难以想象她的容貌,或许她是一个并不出挑的女子,没有惊人的容貌,也没有惊艳的性情。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一同入宫的乌雅氏,已经被皇贵妃佟佳氏推荐,不仅生了一个儿子胤禛,同时成了嫔,而万硫哈氏还是默默无闻。
一直到入宫后十年,康熙十四年到康熙二十四年,已经25岁的万硫哈氏生下了康熙的第十二皇子胤裪。
好不容易生了儿子,转头就被康熙抱给了别人抚养。
其实在满清这个习惯都正常,像是惠妃的长子和荣妃的三子在外臣家中长大,德妃的四子在佟佳氏皇贵妃身边长大,良妃的八子在惠妃身边长大,敏妃的十三子在德妃身边长大。
那么十二子在哪个妃子身边长大呢?
都不是。
康熙将胤裪送到了苏茉儿嬷嬷身边教养长大。
这落差真的有点大。
胤裪出生在康熙二十四年年尾,可是孝庄太后在康熙二十六年年头就薨逝了。
彼时的胤裪将将一岁。
康熙见祖母去世后,一直跟随在身边的苏茉儿嬷嬷郁郁,为了激发苏茉儿嬷嬷的生机,所以将胤裪送到了她的身边,只希望她能好好地活下去。
别看苏茉儿嬷嬷只是一个宫女,就是这个宫女,跟着孝庄从草原来到盛京,最后踏入紫禁城,见证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皇位更迭,眼见多尔衮的权倾朝野和顺治的早逝,并且是康熙的启蒙老师,就连康熙本人对于她的称呼都是额娘,所有的皇子都要称呼姑奶奶。
也是在苏茉儿嬷嬷的教导下,胤裪并没有卷进去九子夺嫡的漩涡,顺利的过渡康熙朝。
那么身为母亲的万硫哈氏在干什么?
人家在过自己的日子。
似然万硫哈氏生了儿子,甚至为了康熙的孝心,将儿子送给了别人抚养,但是万硫哈氏也是没有啥奖赏,因为在康熙五十七年之前,宫人对于万硫哈氏的称呼一直都是庶妃,也就是说,给皇帝睡,给皇帝生儿子,但是依旧没有名分。
此时的万硫哈氏从15岁少女,已经变成了58岁的老妇,紫禁城的43年,还是康熙后宫默默无闻的庶妃,而且就连儿子胤裪都已经33岁了。
在康熙五十七年,册封后宫中,康熙综合了这么多年万硫哈氏和胤裪母子的安分守己,终于册封,万硫哈氏封为定嫔。
这纯属于熬资历上位的。
反正不被康熙喜欢,也省了争风吃醋的麻烦,安稳度日,无论谁最后做皇帝总不能不给养老。
最后,康熙驾崩,雍正横空出世,而属于万硫哈氏的好日子,也终于来了。
因为万硫哈氏和乌雅氏一起进宫的情分,所以两个人的关系不错,乌雅氏特意找雍正给万硫哈氏要封号。雍正立马答应,定嫔升职成为定妃。
康熙驾崩前留有遗诏,嫔妃可以搬到儿子家中居住,所以半生过,定妃再一次出宫,去到了儿子家中做老封君,重新看看这片天。
因为定妃本身和雍正没有龌龊,而且胤裪还被雍正重用,所以在雍正一朝,定妃过的很舒心。
舒心的看着那些宫中的姐妹,一个个的离开,看着儿孙辈的孩子们,一个个被清算圈禁,甚至看着雍正驾崩。
乾隆继位后,定妃再一次迎来人生巅峰。
乾隆看重名声,对待定妃特别好,连定妃孙子的丧事都超规格办理,亲自劝导定妃保重身体,将自己的四儿子过继,让自己的儿子在定妃身边尽孝。
历经四朝的万硫哈氏,在乾隆二十二年寿终,享年97岁。
回望15岁的少女,重来一回,也没有什么不好。
作为满清近三百年历史的长寿冠军,万硫哈氏的秘诀,或许是万事不管。
前半生的失去,换来后半生的收获,万硫哈氏是定妃,更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