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蛇年第一个工作日,万科每一间茶水间都比往年多了些热闹。

2月5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一项重大的内部人事变动,总部各部门以及地区公司高管团队全面更替,多位国资背景的经理人队伍全面入驻,接替原有班底。

其中,现任深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正阳拟赴任万科战略投资运营管理部总经理,深铁集团专家肖静华拟赴任万科财务资金管理部总经理。

万科早年间素有“战投帮”和“财会帮”等派系传闻,孙嘉、刘肖、张晋元等明星职业经理人都出任过战投部总经理,目前已离职的前总裁祝九胜、前执行副总裁王海武等则被视为“财会帮”。

如今这些阵营划分或已无足轻重。

此外,法务部、集团办公室、开发经营事业集团、北京区域管理部、华东区域管理部等负责人岗位也即将换防,涵盖众多职能。

另有消息称,随着这些国资背景新任高管一同进入深圳万科总部的,还有不少年轻面孔,他们已经正式着手工作,广佛等地万科基层员工则表示和年前相比尚无太大变化。

茶余饭后,人们都在猜测万科的人事“换血”是否会从大动脉延申至毛细血管。

目前,万科十位董事中有四位与深铁或深圳其他国企有关。虽然郁亮仍然担任执行董事,但祝九胜离开后,总裁一职仍然空缺。

标普于2月4日表示,深铁的管控增强或有助于万科保持与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关系,但新管理层将如何帮助万科缓解流动性压力,目前仍缺乏细节。要应对2025年大规模的债券到期,标普认为万科需要及时回收已签约的非核心资产处置的所得款项,并且从金融机构获得新增抵押贷款。

但至此,自创始人王石卸任后接班的万科第二代管理团队宣告落幕,国资背景的三代管理层空降。而郁亮降职留任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融入过程需要时间,除了架构调整和权力更迭外,企业文化或许也面临“真空期”。

因为“君以此始,必以此终”,万科出现流动性危机后,市场舆论的矛头也开始指向过往打造的精英职业经理人制度。

万科职业经理人制度曾被众多企业视为典范,核心之一便是集团合伙人、区域合伙人各司其职,相互制衡。

去年7月11日,周刊第二任主编林少洲曾在朋友圈晒出一张合影:“今天我们几个周刊老主编赶来上海跟王石董事长聚会……长峰、全忠、业宁、缪川几位兄弟都参加了。”

《万科周刊》历任主编都曾在万科身居要职,但目前除了丁长峰和单小海以外,前十位主编均已离开万科体系。

就在同一个月,原万科南方区域营销负责人、提出“筋厂”概念的第八任主编缪川加入绿城,担任营销服务中心助理总经理一职。

实际上,仅去年一年就有不少“万科人”选择离开,包括原万科首席组织官滕樱君于去年6月离职,今年年初加盟香港置地。此外,部分区域营销合伙人、产品合伙人也传出加盟华润置地等房企或地方城投平台。

如今万科迎来多位国资背景高管入驻,但相关职位既有负责人何去何从,尚无明确说法。

王石在70岁时出版了他的自传《我的改变:个人的现代化40年》,其中“现代企业文化”这一章节写道:“一个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化的过程中,在权威的传统和个人魅力基础不断削弱甚或消失的同时,并不一定就能建立起法理权威,这样,就会出现‘权威真空’。这是最糟糕的局面。如果要避免这种情况,建立权威的新基础,就是法治与民主化。对一个公司来说,道理是一样的。”

作为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代表之一,万科此前拥有诸多市场化优势,而随着国资大股东话语权增强,企业管理或许会更为重视合规化。

从王石到郁亮,过往万科核心管理层对外形象始终鲜活,他们的个人言行,也被行业津津乐道。

其中,万科前两位掌门人对于饮食之道都颇有心得,前年王石在一场公开活动中被问及“91岁的时候红烧肉能做到几级水平”,他答道,“红烧肉嘛,主要是得享受,不是我在做”。这是远离是非的心态。

至于郁亮,他减肥三十斤的经历广为人知,曾直言自己喜欢吃,是个杂食动物,除了鱼翅基本来者不拒。

而在英国美食作家扶霞·邓洛普创作的纪实文学《花椒与鱼翅》当中,花椒与鱼翅代表了中国饮食的两端,现在随着国资背景高管团队的加入,万科也迎来了管理架构、企业文化碰撞融合之局。

成见 | 置身于庞杂喧闹的外部世界,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