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丰田汽车官方宣布,与上海市政府达成合作意向,决定在上海市金山区成立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公司。雷克萨斯国产化的具体计划是:2027年投产,主要生产纯电动车型,并计划使用中国本土零部件率高达95%以上。新工厂不仅生产雷克萨斯品牌的纯电车型,还会引入“划时代的生产技术”,可能包括固态电池、一体化压铸等技术试验。
曾几何时,中国汽车市场是国外品牌的天下,雷克萨斯——这位“高冷贵族”,以进口车的身份保持着高昂售价与高额利润,维持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而如今,风水轮流转,新能源浪潮席卷,中国自主品牌强势崛起,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上的品牌“神话”正在幻灭。雷克萨斯不得不放下身价,“求婚”中国,在上海独资建厂,开启国产化之路。这场迟来的“联姻”,究竟说明了什么?
一是雷克萨斯国产化的背景是被中国市场的巨大变化所吸引。近年来,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突飞猛进,2024年销量占全球总销量的一半以上,毫无疑问成为全球电动车消费的核心市场。雷克萨斯企图抓住这个全球最大电动车市场,实现国产化,利用本地供应链和政策支持实现成本优势,进行东山再起。
二是雷克萨斯选择在上海独资建厂,主要是看中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产业优势,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拥有完善的物流和人才优势,且长三角地区聚集了全球顶尖的供应商和研发人才,特斯拉在沪崛起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雷克萨斯希望通过独资模式掌握更多话语权,更灵活地应对中国市场的变化。
三是雷克萨斯国产化的目的在于扭转其在纯电领域的劣势。2024年,尽管其在全球销量再创新高,达到851214辆,同比增长3.3%,但在中国市场,雷克萨斯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销量增长乏力。尽管雷克萨斯在混动领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其首款纯电车型RZ上市后销量惨淡。
(雷克萨斯RZ中型纯电SUV)
实行国产化,可以说是雷克萨斯摆脱颓势的最后机会,期待快速顺应中国市场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实现品牌在华的突破。作为丰田在中国的首个独资工厂,雷克萨斯这一最新决策背后既有顺势而为的考量,也有被市场逼迫的成分。应该说,雷克萨斯的“上海赌局”,赌上的不仅是其在中国市场的前途,更是其在全球电动车转型中的命运。这场豪赌,孰成孰败?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