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某平台公开始销售一种包含全部第一轮生肖邮票的小全张,介绍中称其采用雕刻版印刷且为邮政出品,售价则高达498元。
虽然邮票的市场价值整体都在走下坡路,但1980年猴票依然保持着五六千元的成交价格,而这枚小全张上猴票的特点是:有和原版邮票上一样的雕刻版线条,面值上没有标注不是邮票的黑色斜线。
从公布的细节看,这枚猴票已经仿的非常像了,无论是“中国人民邮政”上的标志性竹节效果,还是面值处的轻微雕刻线条漏印,甚至连猴子毛发边缘也做到了由粗到细的渐变,如果不是专业集邮者或是拥有真猴票的人士,单单拿出这枚猴票我想绝大多数人士都无法有效分辨。
不少人曾表示,只要邮票印版还在,那么猴票想印多少就印多少,对于此种说法我是深不以为意的。虽然现在的印刷技术较四十年前强了许多,但无论是当年的印刷机、纸张、还是特殊调配的油墨都已无法完全复制,即使邮票母版还在,也不能适用如今的邮票印刷机,所以就算北京邮票厂原厂原版印刷,也做不出和1980年一样的效果。
可这种和原版猴票极像的印刷品究竟是什么,如此相似又没有明确区分标志的印刷品,是否正规?
针对邮票图案印刷和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曾在2021年3月4日通过了《仿印邮票图案监督管理办法》,其中就对这类印刷品进行了定义:
仿印:是指除依法发行邮票以外,在各种材料、介质上印制邮票图案全部信息或者票面基本特征的行为。
而邮票图案包括票面上的文字、符号、图形、色彩、形状和齿孔,所以这枚小全张是标准的仿印邮票,按照《管理办法》仿印邮票图案“应当依法经邮政管理部门批准”,且“禁止个人仿印邮票图案”。
其次,这种常见于杂志海报之上的邮票图,为防止人为剪下进行冒充,往往会在邮票图案左下角或右下角加印一条明显斜线。
这枚小全张上的猴票如此逼真,却没有加印斜线,如果不是违法制作,那就是因为仿印品本身大小和原邮票尺寸差距较大,按照《管理办法》中第十六条规定:同等材质原色仿印的邮票图案,应当将周长放大或者缩小三分之一以上。如果差距不足三分之一,需在左右下方面值处加印一条明显斜线,斜线长度不得小于周长的七分之一、宽度不得小于0.2毫米。
虽然没有拿到仿印品实物无法测量,但从公开的照片上可以看到,仿印品横向齿孔为26个,纵向齿孔为31个,而1980版猴票的横向齿孔为16个,纵向齿孔为19个,无论是纵横比还是实际大小,两者都有很大差距。
不过无论二者多么相似,按照《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规定:“禁止使用仿印邮票图案及制品作为邮资凭证”。所以仿印品并非邮票,上边的面值也不具备金融属性。
在专业集邮者面前,这样的仿制品能够看出很多问题,懂一些邮票的人也绝不会高价购买,所以这些商品根本不是为专业集邮者准备的,498元是一个门槛,是为一些人量身定制的破财之坎。
随着仿印品种类的增多,打着邮票名义的工艺品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网购平台上,甚至邮政自己的网上营业厅也在销售“印样”“藏书票”“金银邮票”这些看似是邮票的工业制品。
买与卖之间,永远只存在一个获利方,或许有人在收藏领域中听说过那么一两个捡漏的故事,但那是在卖家不懂和机缘巧合的前提下,现实是哪有比邮政更了解邮票的企业,捡漏无疑就是在关公面前耍大刀,是一定会落得和华雄一样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