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咱们国家年年都有“315”,年年都在打假,但好像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我们可以看看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史,假货问题其实一直都存在。
假货小作坊
世界上的各个国家也都经历过假货横行的时代。
甚至还有人透露,一双假鞋的利润可以高达650%。
那么,为什么假货会如此泛滥呢?
网友评论
什么是假货
咱们可以先来在不同的角度明确一下假货的本质。
我们常说的假货就是模仿,抄袭,品质低劣。
当然,我们在大街上经常看到的一些大牌仿制品和偷工减料的商品一样,都被统称为假货。
假货小作坊
而这些年最著名的假货案应该就是三聚氰胺。
有些学过物理专业的网友表示,该成分在受热分解后,会散发出对人体以及动物有剧毒的氢氰化物气体。
三鹿奶粉
咱们的现代科学也已经证实,如果一个人长期食用三聚氰胺,不止会对人体的器官有损害,甚至还会导致癌症的病发。
并且,我国的法律早就明文规定:三聚氰胺这种对人体十分有害的物质是不允许投入到食品生产过程中的。
因为时间比较长了,应该有些网友已经忘了这件我国巨大的“奶制品造假案件”,我们可以一起来回忆一下。
三鹿奶粉
2008年,对于中国来说是很特别的一年,不只有令人惋惜的汶川地震,还有世界瞩目的奥运会。
就在人们以为,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时候,国内的很多婴儿都被发现患上了严重的肾结石。
由于这些婴儿都曾食用过或者正在食用三鹿集团的奶粉产品,因此这个案件很快就被有关部门调查清楚了。
受害儿童
大家应该很难想象,这个案件的涉事婴儿多达300000多个。
甚至其中,有四个孩子因为病的实在是太重了,最后遗憾身亡。
这个“奶制品造假案件”可以说在我国的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舆论风波。
小孩子是世界上最无辜最单纯的,他们才刚刚来到世界上,还没好好感受这个世界,就遭受了无情的残害。
这同样激起了大部分网友的怒火。
受害儿童
据我国的相关部门表示,在案发的第一时间,三鹿集团的有关负责人都已经被我国的警方控制住了。
事情没过多久,咱们国家的法院就公开审理了这个案子。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法院的公开记档上,每一个参与过三鹿奶制品造假案的人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其中最低的也是五年起步。
可以说食品造假,不止会受到民众的谴责,甚至还会依法受到相应的制裁,百害而无一利。那么对于其他的仿制品“假货”,大家又是什么态度呢?
信息来源:第一财经2024-11-15 三聚氰胺事件:中国奶业和食安监管的重要转折点
穿的、戴的假不假无所谓?
咱们很多消费者有很多时候都是知道是假货但还愿意消费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流行,大牌必须得贵这一错误的说法。
甚至还有人会为了一时的虚荣,花重金买一些所谓的高奢品牌。
明明收入平平,但却特别喜欢买一些名牌来彰显自己的品位。
当然,他们的消费水平和劳动报酬不成正比,没有那么多钱来买真正的大牌产品,只能买一些高仿货来装装样子,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真假对比
这就是仿制品的来历越来越多,甚至在整个市场上泛滥的原因。
有部分人认为,他们身上穿着或者戴着的假货并不是低劣产品。
甚至还觉得,正品的质量还不如这些所谓的高仿货。
再加上,有些知名品牌商品的质量与价格严重不符,造成了大家对品牌的不信任。
据媒体报导,就在五天前,有一位姓洪的女士在某奢侈品牌的线下门店,购买了一件单价超40000元的羽绒服。
发票
作为消费者,购买单价比较高的商品就是为了好的质量,好的服务。
但洪女士把这件羽绒服买回去之后,不到四天的时间里,就出现了质量问题。
她发现,羽绒服的下摆起了很多毛,已经严重影响了这件衣服的观感。
洪女士也表示,衣服买来就是为了让穿的,商品就应该为人服务,更何况客单价这么高,商家就更应该保证衣服的质量。
衣服起球
不过,该品牌的服务人员却为此作出解释称:衣物磨损属于日常用品的正常损耗。
他们认为衣服在人身上穿着,难免会与其他物品产生摩擦,衣角起毛是很正常的。
然而,洪女士对这个说法却并不是很赞同。
对此,网友们还调侃到:40000块买来的衣服,摆在衣柜里看看就得了。
信息来源:环球网2025-01-10 4万5的LV羽绒服,穿了4天多处起毛?回应:产品正常损耗
正确看待所有假货
其实这种仿制品在消费者中受到追捧有几个原因。
严格意义上来说,正品卖得比较贵,更多的是为设计买单。
而假货卖得比较便宜,是因为能够直接抄袭正品的创作,还可以改用更便宜的材料制作。
虽然大家还没有完全认识到买假货的坏处,但起码明白“一分价钱一分货”的道理。
网友评论
示,花小钱买假货,即便是之后出现了什么质量问题,看在便宜的份上,也不会太过于计较。
但如果花大钱买正品,还总是出现质量问题的话,就让人很难接受了。
不过,我们必须要明白的是,虽然买假货不犯法,但却会助长社会上的不正之风。
假货作坊
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仿制品和抄袭款,就很有可能会影响到正品厂商的创新速度,甚至还可能会延缓市场的更新迭代。
不论是从市场的发展角度,还是社会经济学的角度,卖假货都是不可取的,且很有可能违反我国的法律律制度。
信息来源:金融界2022-03-15 年年“315”,假货为何依旧泛滥?
结语
我国的有关部门以及市场监督管理局都有明确的规定,不论是任何场景下都不允许售卖仿冒伪劣的假货产品。
虽然有些仿制品商家会向消费者明确表示,其就是大牌的复刻品,但还是改变不了兜售假货的事实。
而地沟油、假奶粉、假蜂蜜等食品假货是真的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的。
我们在购买时,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