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2》的人物特效堪称槽点满满,说起来,前期魔家四将的时候我就想吐槽了,压根等不到三头殷郊和通天教主。

外形是四个巨人并非不能接受,《封神演义》里写魔礼青,外表特征之一就是身长二丈四尺——宋元时期一尺约30.72厘米,一丈(十尺)即3.072米,原著是明代小说,一尺、一丈或许更长些——另三人的身高书里没说,不过既然是兄弟,可以默认差别不大。

但是!

只会吼叫是什么鬼?稍一激将就不顾军令满营乱踩毫无纪律、打起来不顾同僚(还是主将)是怎么回事?还有,吃人是几个意思?


(《封神2》预告片截图)

什么乱七八糟的鬼设定!

都说通天教主撞脸伏地魔,要我说,魔家四将也很有《哈利·波特》(以下简称HP)的风味:

HP世界里的巨人,身材高大异常,虽然拥有智慧却生性残酷嗜血;还有一种神奇动物,巨怪,十二英尺(约3.66米)高,力大无穷、残暴而愚蠢,交谈时发出哼哧哼哧的声音,只有少数能说几句人类语言,猎物包括人。

《封神2》的魔家四将,设定上像是结合了HP世界的巨人和巨怪。

不知道电影主创里是不是有HP粉。

当然,喜欢HP甚至想致敬一二,不是问题,可是,能不能学点好的?!HP里那么多正能量、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比如爱、友情)抛在一边,学这个?

更重要的是,魔家四将,他们首先是将领。

原著里攻打西岐前他们镇守佳梦关,打西岐时阵前问答有理有据,战中懂得根据战况调整战术,未必特别精通兵法,但绝非只会冲冲冲的莽夫。


(《封神2》预告片截图)

尽管他们交战中不曾留情,可战场上杀敌是身为将士和殷商臣子的职责所在,无可指摘;之后在围困西岐城两月未见城破、一年后似乎即将得胜的情况下,先后试过祭法器破城和放花狐貂去吃姜子牙与武王,计划未成也便作罢。总体而言,四人称得上有勇有谋、有风度且不失底线,同电影里大相径庭。

最过分的是,电影里他们对着一名捉到的敌军居然张嘴就咬,仿佛吃人。

在我们的观念里,吃人是妖魔鬼怪所为,哪怕《西游记》那些在下界作恶吃人的神仙坐骑、童子乃至神仙本仙,也是先化身成了妖怪——顺便一提,那些有过吃人记录的,原型大都是飞禽走兽,更不要说个别妖怪不吃人,甚至讲究清修。

一句话,吃人是妖怪都未必做的事。

魔家四将可不是妖怪。而且他们虽然是殷商臣子,然而从《封神演义》看,他们与西岐只能说立场相对,把他们塑造成脸谱化的丑恶反派,本就不妥。

哪怕片中让他们手撕敌军呢。


(《封神2》预告片截图)

更何况,导演似乎忘了,魔家四将不是什么小喽啰,他们是有原型的:佛教的护世四天王(四大金刚)。

即便没看过《封神》相关作品乃至任何一部神魔小说,知道四大天王的也大有人在,他们的观众缘可不比殷郊、通天教主差。

在佛教里,东南西北四大天王各护一大部洲(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职责依次是保护国家领土、增长人们善心、保护民众、赐人福德,简单来说是护佑赐福;

在《封神演义》里,魔家四将生前是除了是将领更是正经修道者,死后被封为四大天王:南方南方增长天王魔礼青,司风;西方广目天王魔礼红,司调;北方多闻天王魔礼海,司雨;东方持国天王魔礼寿,司顺;很明显,合起来就是“风调雨顺”,虽与佛教设定有别,但职责依然是护佑。


(《封神2》预告片截图)

无论在哪里,都跟逮到着人就咬如同吃人妖魔一般的形象完全不沾边。或者说,凶残如妖邪的人死后被封为护佑苍生的神将,观感上让人不适。

做人时是尽忠尽职的武将、为神时是护国安民的金刚,结果被《封神2》魔改成了愚蠢鲁莽、不顾军纪、残暴如妖魔的形象,堪称败笔中的败笔!

(本文首发于同名微信公众号,严禁洗稿抄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