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推理大模型DeepSeek-R1,凭借其优越的性能表现和令人惊叹的技术创新,在全球范围强势崛起的同时,也迅速带动了产业链公司股价。
2月5日晚,网络文学(以下简称网文)行业的头部企业阅文集团(HK00772,股价29.05港元,市值294亿港元)宣布旗下作家辅助创作产品——作家助手已集成独立部署的DeepSeek-R1,邀请全行业网文作家共同探索AI赋能创作的消息发布后,2月6日开盘,阅文集团股价一度涨超11%,当天报收29.05港元,总市值294亿港元。
图片来源:阅文集团官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早在2023年7月,阅文集团就发布了国内首个网文大模型“阅文妙笔”,被行业冠以“网文百晓生”。而今旗下AI产品接入DeepSeek迭代,进一步强化其AI创作能力,会对阅文集团未来的发展战略造成哪些影响?
近年来,《庆余年2》《墨雨云间》《柳舟记》《斗罗大陆》等热门影视剧、游戏,均由网文作品改编,作为动漫、影视、游戏等产业的IP之源,网文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拥有1.76亿月活用户、每年码字超390亿的阅文集团,又是否担心AI对作家创作的“辅助”会削弱网文的情感和独特性?
借力DeepSeek,提升网文付费订阅和IP衍生业务
“作家助手”集成的DeepSeek-R1大模型,是DeepSeek首次应用于网文领域,将为IP创作赋能。对此,阅文集团方面表示,晋级后的大模型,在智能问答、获取灵感和描写润色三方面得到显著升级,能为网文作家提供更智能的创作辅助。
以“智能问答”为例,阅文方面进一步表示,该功能可以为作家提供极具启发性的思路梳理,不仅是作家创作过程中“查资料、找灵感”的绝佳助手,还可用于辅助推演作品剧情走向及其连锁反应,帮助作家在错综复杂的情节中找到最佳叙事路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新人创作者身份体验后感受到,集成DeepSeek-R1大模型后,“阅文妙笔”在帮助写作者挖掘热门题材、引导创作思路以及增强文本润色上,具有较强表现。
阅文集团集成了DeepSeek-R1大模型使用体验 图片来源:“作家助手”截图
《2023—2024网络文学生态价值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网文作者规模已达到2405万,目前30岁以下网文作者占比超过七成,网文写作正成为受年轻群体欢迎的新职业形式。
作为行业龙头,阅文集团每年不仅新增海量作家,还凭借旺盛的创作力,为行业“码出”数百亿文字的小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阅文集团历年财报看到,从2021年到2023年,阅文集团在线阅读平台新增作家数量分别为:70万、54万、38万;新增网文作品数量分别为:120万部、95万部、67万部;全年新增字数分别为:超360亿、超390亿、超390亿。
对于网文作家来说,集成更先进的AI大模型在创作工具中是否会改变他们的创作习惯?“我们的作家群体中,90后、00后已经成为主力军,大家非常乐于探索新工具新方法。”阅文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AI能力的提升和作家的应用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作家们会根据能力特点来挖掘辅助创作的场景,一旦发现某些用法对创作很有帮助,就会在作家群体中快速传播流行起来。
“比如DeepSeek-R1在推理能力上有非常显著的突破,作家们发现‘卡文’的时候,可以让DeepSeek来帮助推导出多个可能的剧情路线,并评判哪条路线最精彩的。”阅文集团相关负责人进一步告诉记者,推出“作家助手”的目的是提高全网作家的创作体验,因此迭代后的大模型尚未考虑提供付费服务。
在上述阅文集团相关负责人看来,“通过DeepSeek辅助作家,能提高行业整体的创作效率,还会对现有的网文付费订阅和IP衍生业务产生极大促进作用”。
“强烈反对‘不劳而获’的‘AI水文’”
“IP在影视动漫以及衍生等不同链条的开发上,都是滞后、割裂的。还不可避免地要面对IP热度下降、用户流失等价值折损。”阅文集团CEO侯晓楠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阅文集团每年数十万部作品,但最终能进入IP改编的不足0.5%。
的确,《庆余年》系列、《赘婿》等热门影视剧,往往都经历了以年为单位的漫长开发阶段。以《庆余年》为例,其原著小说于2009年完结,但改编的剧集第一部2019年才得以播出,第二部2024年播出,第三部2027年待播。
《庆余年》系列剧集 图片来源:豆瓣截图
数据显示,通过AI辅助创作,阅文集团的IP漫改效率提升了20%左右,而更多的网文作品也快速走入国际视野。截至2024年11月底,WebNovel(起点国际,海外网文阅读平台)上2024年新增的由AI翻译的网文作品超2000部,占WebNovel所有出海网文总量的三分之一。
“使用AI辅助网文创作是行业的一大趋势。”阅文集团相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DeepSeek具备更强的助手能力,来帮助作家“打下手”。
但矛盾点在于,AI对作家创作的“辅助”,是否会削弱网文作品的人文情感和独特性,让“庆余年们”丢失灵魂?“从行业大量实践中,我们发现恰恰在产生好故事、理解人文情感这类任务上,人类具有非常大的优势,AI发展至今还远远‘未入门’。”阅文集团相关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直言,在可见的未来,AI都不具备写出优秀独特故事的能力。
行业需要关注的是,AI网文作品的泛滥,以及如何确保作家的创意和知识产权等数据在与大模型交互的过程中不被滥用。
“直接使用大模型生成的低质‘AI水文’毫无意义,我们强烈反对这类‘不劳而获’的行为。创作必须以作家为主体,AI可以帮助作家讲好‘想讲的故事’。但如果作家自己都没有‘故事’,任何AI其实都帮不上忙。”上述阅文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自研的大模型严格禁止获取作家创作的内容进行训练。“本次部署的DeepSeek-R1是固定参数版本,从原理上就不需要在使用中再进行任何训练。”
此次集成DeepSeek-R1大模型与阅文集团而言,是一个新的起点。阅文集团相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未来将以开放的形态同更多AI企业、研究机构深入合作,将AI技术有效应用于内容创作、IP衍生等业务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