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2月6日讯(记者 方彦博)在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A股上市公司回购热潮延续。近期,上市公司密集发布回购进展相关公告,成为市场情绪回暖的重要信号。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日19时许,已有496家上市公司在年内发布了回购进展公告,累计回购金额超过187亿元,回购金额过亿的上市公司达39家,超过2亿元公司17家。
自去年以来,相关部门已发布多项政策鼓励引导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其中证监会11月发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明确要求上市公司通过股份回购、现金分红、并购重组等方式,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上市公司质量。
在前述39家公司中,贵州茅台(600519.SH)累计回购金额达10亿元,是今年披露的回购金额最高的上市公司,中国建筑(601668.SH)紧随其后,回购金额超过8.8亿元。此外,京东方A(000725.SZ)、牧原股份(002714.SZ)、东方雨虹(002271.SZ)、华懋科技(603306.SH)等上市公司回购额均超5亿元。
记者注意到,回购注销成为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回购股票用途的重要选项。
除了贵州茅台明确表示回购股票用于减少注册资本外,中国建筑也因公司当年度限制性股票未解锁,将全部限制性股票回购并注销。京东方A的回购股份将全部用于实施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但若在回购完成之后三年内公司未实施股权激励,未使用部分股份将予以注销。
为上市公司提供回购资金、降低回购成本的股票回购专项贷款也是上市公司进行回购股份的重要助力。
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245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取得的股票回购专项贷款情况,贷款金额上限合计超过422亿元。如加上大股东增持再贷款部分,上市公司及大股东合计取得的回购增持再贷款金额上限已超过668亿元。
今年1月份,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中提出,要推动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的运用。
有市场人士表示,上市公司掀起回购热潮是市场信心恢复的重要表现,向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未来,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规模有望继续保持稳步增长,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持续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