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服务中有一个难点是居民不知道找谁解决问题,又或者带着一肚子的疑惑不知道向谁开口。‘是否具备申请资格、需要准备哪些申请资料、可以享受哪些补贴’是我们工作中常见到的问题。”一位基层民政工作人员讲道。


2024年年底,黄浦区开始在各个街道铺开建设民政服务站,以满足市民在办理民政事务时的咨询需求,并帮助市民链接相应的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让市民熟悉办事流程,少跑冤枉路。

如今,黄浦区已实现了10个街道民政服务站点全覆盖。运营一个月以来,各街道发挥其特长,让民政服务站的工作落到实处。去年12月底,南京东路街道在“零距离家园”广场驿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了民政服务站。站点目前有前台咨询受理、民政事务接待、服务项目展示等多个功能区,并配备专业力量,建立起一支民政流动服务队。


民政流动服务队旨在打通民政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悬空老人”,残障人士等困难群体开展“点对点”“政策找人”服务。服务队由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青年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业务骨干、民政顾问组成,常态化深入社区调研走访、需求评估,开展帮困救助、就业促进、创业帮扶、上门办理等,把受理中心的服务触角延伸,提供“家门口”服务。


今年春节期间,流动服务队联手南东社卫、社会公益机构邀请专业摄影师,为南东护理院的老人拍摄新年照片,留下珍贵的纪念。


在走访过程中,民政流动服务队对一位困境儿童印象深刻。陶同学学习成绩良好、性格开朗、乖巧懂事,她和母亲一起生活,母亲没有工作,家庭经济压力较大。长期的生活重担,使陶同学母亲心情压抑、情绪失控,偶尔会责备甚至体罚孩子。

服务队上门了解到陶同学和母亲的困境主要是经济困难和母亲情绪过于紧张。陶同学目前需要补习班,但由于费用昂贵难以承担,服务队表示将会关注并链接合适的补习资源。同时,儿童福利顾问也建议母亲多出去走走,参加社区、居委的志愿者活动,丰富生活,缓解自己的压力。


在南东社区,还有一对患重病的老夫妻,他们因动迁搬至外街道居住,患病后生活遭遇困难。民政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上门走访,了解其患病情况和医疗费用支出情况,指导他们准备材料、申请救助。


类似的情况不在少数,百岁老人长护险到期、社区孤老需社会救助、困境儿童生活条件需要改善……民政服务站工作人员在走访调研中,力求深入细致,了解居民需求,把服务“点对点”配送上门。

除此之外,民政服务站每月将会链接各类资源在站内开展分层分类暖心服务与活动。今年2月,民政服务站将开展4个大类7项服务:卫生健康相关的血糖检测、南东社卫全科主任坐诊慢病咨询;儿童福利相关的二十四节气传统民俗立春小课堂、流沙画DIY;为老服务相关的手机视频制作、文明旅游进社区“闵韵悠长”——福建旅游探索之旅讲座、二十四节气传统民俗雨水小课堂等。



下一步,南京东路街道将坚持党建引领,立足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目标,将民政服务融入党建全覆盖和城市综合网格建设,链接多方资源,融合社会力量,关注各类人群的需求,在不同季节开展趣味性更足、针对性更强、实用性更佳的便民服务,吸引更多居民走进民政服务站,进一步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街道“15分钟生活圈”建设和零距离家园建设贡献力量。

记者 / 袁文馨

编辑 / 孙超慧

图片 / 南京东路街道服务办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