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买房一直都是永恒的话题,不管行情好坏,总会有购房需求存在。
有的人是因为结婚买房,还有的人是为了孩子方便上学,所以买房;
有人因为生二胎需要大房子,还有人赚钱了,想要换品质更好的房子。
那么问题来了,今明两年,是“抄底买房”还是“继续存款”?
下面咱们就一起来聊聊这两个不同观点的结果如何,专家又对此有什么样的看法。
.01
先说说“抄底买房”
所谓“抄底买房”,最直接的理解就是低进高出。
有一部分人觉得现在已经是抄底买房的最佳时机。
因为这两年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在这些措施的刺激下,刚需群体应该趁此机会买房置业,否则房价一旦上去了,就会后悔莫及。
但你要“下手”之前,咱就问你一句,你明白什么叫“抄底”吗?
说白了,抄底不是说你觉得价格很低了,就买进去。
而是你买进去以后,它能涨回来,那这就叫“抄底”成功;
如果买了之后涨不回来,这叫投资失败,掉坑里了。
以前的时候,房子的金融属性高,结婚率与生娃的意愿也比较强,所以那个时候不管是为了结婚还是为了孩子上学,都不得不买房。
那你看看现在的年轻人,去年前三季度结婚的对数只有400多万,晚婚晚育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的人不婚不育…
这种趋势下,房子的底又在哪里呢?
至于专家们总说的,“好地段的房子永远不跌”。其实更像是个伪命题,就说说过去市中心的房子吧,20年后的今天,你还能定义它是好地段吗?
时代在变,思维逻辑也得跟着变。
就拿我身边的一个朋友来说吧,2020年的时候,单价2.3万,在黄埔买了一套房,现在呢?因为资金紧张,着急变现,最后8700/平卖掉的。
前两天听中介朋友说,他用530多天卖了一套房,最早挂牌价230多万,最后133万成交。
还有去年,有网友听中介朋友说,可以开始抄底了,大几百万买了深圳的房子,如今呢?接近亏损10%。
所以可以看到,这两年但凡“抄底”的,绝大多数都抄在了半山腰。
.02
再看看“存到银行”
认为钱存到银行更安全的人,想法也跟约定好了似的,都差不多。
比如,有的人认为房子市场可能会存在较为长期的调整趋势,与其现在承担较高的风险去买房,不如继续存款。
那么,存在银行是不是真的就合适呢?
咱就来算一笔账!
同样是100万,如果你把这个钱存入银行,可以很肯定的说,你不仅可以本金不受损失,而且还能有点利息收益;
但如果把这个钱拿去买房,谁也不知道明年的情况,但这里面起码有50%的概率,你可能出现本金亏损。
比较下来就一目了然,把钱存到银行心里更踏实,毕竟手里有钱,心里不慌嘛!
.03
“存钱好处更多”
手里存钱可以让你更加从容的应对突发情况,如果哪一天出现了收入下降或者工作丢了,家人出现身体问题,这个钱就能派上大用场。
如果你手上只有房子,没钱,就当前二手房挂牌量激增的一个现状下,房子岂是你想卖就能瞬间卖掉的?
所以存钱还是能让咱们更有安全感。
再给你算笔账,都知道房子的寿命是70年,但话虽如此一般,房子30年就变得很陈旧了,50年的房子就已经很老了,别说70年。
到了70年的房子,谁还敢住?
70年之后,你的房子还值你当初买的价格吗?
再算算年龄,如果你30岁买房,供房贷30年,等你供满,你就60岁了,换句话来说,你这一生都为了这一套房子而活。
说不定60岁退休以后,家里没人照顾了,可能就住养老院去了,最后这个房子还是没有享受到赚的那一天。
.04
2025年到底怎么选择?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个人还是要根据自身的需求以及实力来判断。
不说非得买房!如果你确实有特别买房的需求,比方说结婚需要,孩子上学需要,而且你也有这样的经济实力,那么现在买,价格肯定比前几年便宜很多。
但是,这个选择你也要考虑到风险,很难说在这个下行阶段,你购入的100万房产,明年会不会变成90万?
既然决定了要买,你就要承担这样的风险!
如果你手上本身钱就不多,又没有必须要买房的需求,这种情况下,与其让自己承担较大的杠杆压力,还不如选择租房。
把钱存入银行,一年下来,虽然没有多少利息,但起码也不会亏钱。
所以说,到底是存钱还是买房,那就得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了。
但不管咋选,都得慎重考虑,别盲目跟风。
总之,没有人会为你的任何决策买单,你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做何种抉择都得想明白了,再做决策!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