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育先:以“四个突破”推动改革走深走实
干部文摘
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出明确部署,为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建材集团党委多次召开“第一议题”学习会、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进会等,认真学习全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
中国建材集团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从新型建材到综合建材、从“一业为主”到“三足鼎立”、从产业集团到产业投资集团的三次历史性转型中,改革是贯穿集团发展的主旋律。当前,中国建材集团进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仍有很多硬骨头要啃。面对改革的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我们要增强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韧劲,发力破解改革重点难点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以“四个突破”推动改革走深走实,不断开创集团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央企力量。
在推进国有资本优化布局上取得新突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我们要按照“三个集中”的总体部署,持续加大布局优化调整力度,更好发挥央企战略支撑作用。突出主责主业、做强实业。以集团新批复主业“非金属材料制造及相关资本投资”为立足点,整合优势资源发展核心主业,严控非主业、“无关多元”投资。做好“十五五”时期发展规划预研,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充分发挥产业链链长作用。要发挥低碳无机非金属材料现代产业链链长的龙头带动作用,开展水泥、玻璃、玻纤等产业链低碳发展共链活动,加快打造自主可控、韧性强、安全水平高的产业链供应链。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利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推动基础建材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持续巩固基础建材板块回升向好态势。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加大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和前瞻性布局力度,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在推进材料产业创新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健全国有企业推进原始创新制度安排”。我们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头号工程”重要位置,加快建设材料产业原始创新技术策源地。强化高质量科技创新供给。发挥材料产业功能优势,积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进一步强化面向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努力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和源头底层技术。推进高效率产业创新融合。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主动开放市场和应用场景,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推进首台(套)新装备、首批次新材料应用,建立和完善“研发+投资”双轮联动产研融合体系,使更多科技成果从样品演变成产品、从产品延伸为产业。持续营造创新生态。以创新创造为导向,积极授权放权,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灵活开展多种形式的中长期激励,根据科研工作特点,进一步完善合规免责机制,让科技人员放开手脚干事业、心无旁骛搞创新。
在扩大高水平开放合作上取得新突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我们要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为集团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主动对接国际标准、国际规则。进一步提高对集团全业务、全流程、全要素“走出去”的认识,发挥自身在科技研发、知识产权专利、检验检测认证等方面优势,加强专利和技术标准国际布局,推进集团与海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创新,共建高水平创新联合体。优化集团整体对外开放格局。要加强集团内外协同,强化系统集成,注重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立足海外市场良好基础,充分利用集团现有海外产业园等基础设施,发挥海外属地化企业作用,加强集团整体业务推介。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伙伴和行业头部企业等交流合作,引进更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结合上市公司路演,在全球举办集团业务推介会,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海外市场拓展,为改革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上取得新突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我们要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在完善公司治理中不断加强党的领导,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党委前置研究事项清单更加精准务实。要结合生产经营情况、行业特点、集团管控模式等,及时评估清单运行效果。进一步明晰前置研究讨论范围,按照“四个是否”抓好实质性把关,做好与“三重一大”事项范围和标准的衔接。分层分类深化子企业董事会建设。根据各级子企业功能定位、业务类型、管控模式、发展阶段等,分类施策建设董事会。要健全选聘机制,突出专业能力,选优配强外部董事。强化正向引导,鼓励外部董事尽职尽责、高效行权。推动监事会改革落实到位。全面落实国资委相关要求,从章程修订、职能承接、人员安排、工商变更、加强监督等方面开展工作,保障监事会职能有序承接,进一步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关注多元股东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优化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依法依规保护各方股东权益。推动市场化改革向纵深推进。聚焦薄弱环节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健全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不断完善以创新创造为导向的人才激励体系和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绩效薪酬体系。
【周育先: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注:授权发布,本文已择优收录至“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重庆日报、新华网、央视频、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凤凰新闻客户端“长安街读书会”专栏同步),转载须统一注明“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出处和作者。
责编:邓启东;初审:陈佳妮、许雪靖;复审:李雨凡、程子茜
更多精彩请点击
长安街直播
长安街读书会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励支持下发起成立,旨在继承总理遗志,践行全民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养才、报国。现有千余位成员主要来自长安街附近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中青年干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员、全国党代表、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等喜文好书之士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高端智库负责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机构的资深出版人学者等。新时代坚持用读书讲政治,积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2015年长安街读书会微信公众号发布至今,始终坚持“传承红色基因,用读书讲政治”的宗旨,关注粉丝涵盖了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特区。累计阅读量达到了近亿次,其中通过朋友圈转发量千余万次,参与互动人数近千万人,平台产品质量高,针对性强,受关注度较好。并在中央相关宣传网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相继同步入驻“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新华网、央视频、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等新闻客户端,以及经报送遴选评荐《求是》《中国纪检监察》《党建研究》《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国财政》《中国出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外交评论》等近百本中央级核心期刊正式入选长安街读书会干部学习核心来源期刊,此外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长安街读书会主编的《学思平治——名家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理论读物,形成了系列的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累计固定读者百余万,影响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中院校等受众数亿人次。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现正面向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各省市县(区)等所在的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单位部门联合开展相关党建阅读学习活动。近日,经相关部门批准,已正式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中央组织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证监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青团中央等定点帮扶地的有关单位加入“长安街读书会”党建阅读合作机制,并联合承办“长安街读书会”系列读书学习活动。
关注公众号,回复:【申请入会】【文化强国】【党建阅读】【智库】【好书推荐】【干部培训】【免费赠书】【直播】【新书报送】【期刊报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