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明:《昆山景象》里的风景上了“春晚”……

党建阅读


在昆山的时间稍久,并对其发展历程作了一些初步探究之后,就会发现:其实整个“昆山之路”,也可以用“智慧之路”来概括。因为常听昆山人自己讲的“敢想、敢试、敢闯、敢为”这“四敢”精神的内核,集中在一点上,就是在历史和时代的关键时间点上,其超凡的勇气和智慧,抓住机遇,全力以赴地出击,拼出一个新天地、新景况……这就是昆山人所干的事!

不过,作为昆山人的“老邻居”,在我耳闻目睹许多现象之后,却有另一个深刻印象,那就是:昆山之路,其实还是一条“温暖之路”——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和自豪感,远非一般地方所能比及。

谁说展翅就要高飞

低处的飞行也是飞行

也有风声如鸟鸣

有车轮如流星

包装上贴着的订单

白纸黑字,急急如律令

是公文也如神符……

光照到哪里

哪里就明亮

水流经哪里

哪里就潮湿

很多事物被事情决定

也被事物引领

这些诗句是一位名叫王计兵的新昆山人写的。他现在很出名,他因为写诗而出名。大家都称他为“外卖诗人小哥”,王计兵在昆山的真实身份是一位跑外卖的“小哥”——其实今年55岁的他,应该算是位“老哥”了。他到昆山已20多年,如今一家人都在昆山做事……然而,已经出了名的王计兵,至今一有空仍然会去“接单”——开着他的那辆小摩托车,在昆山的大街上小巷中满城奔跑。

“还真跑啊?”

“真跑!”

“生活有困难?”

他笑了,说:“现在不困难了。写诗挣的稿费加出去讲课,一年有三四十万元……比当‘外卖小哥’要收入高多了!”

我惊诧:“那你为啥还跑?”

他还是笑,很自然、很诗人地说:“我愿意。因为自由、放飞……完全是一种一般作家感受不到的感觉,而且因为我不再是为了生计而拼命去接单,所以那种感觉真的是比干其他的事要惬意得多……”

我点点头,似乎能理解一个成为诗人的“外卖老哥”的内心。

我常常感叹:王计兵非常不简单,但他又非常幸运,因为像他这样的“外卖小哥”全国大概有几百万人吧!他们在大城市里闯荡的时间了比王计兵还要长、干得还要辛苦得多,但到目前为止,我印象中还很少有像王计兵这样出名的。

那天我特意把王计兵请到身边,与他聊起他的“成名之路”,他用了一串词:老天眷顾,昆山有情,媒体抬爱,领导关怀……

“当年我带着一家人从北方来到昆山,没有钱租房子,只能自己动手在一条河边上搭了一间避风挡雨的‘水屋’——因为下面就是水,不着地面。我们靠摆个地摊,卖些生活杂货维系生活。这样的生活,全家人过了两三年,后来当地的昆山人很宽容我,于是我把一家人搬到了岸头的房子里。我就开始跑外卖,一直干到今天。在当‘外卖小哥’过程中,我一边接单,一边骑着‘摩的’看人世间的万象,便有了写诗的念头……”王计兵说。

这位为了生活近十七年没买过新衣服的东北汉子,为了生活、为了热爱的生活,他已经把生活在昆山和在昆山当“外卖小哥”作为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来做了。

“边接单、边想着写诗,不会走神吗?”我有些为他的日常安全担心。

“不会。我是用语音写诗……”王计兵解释:他的诗就是生活语言,跟平常说话一样。

他随即在手机上发我几首诗。看后,感觉确实很接地气。

“我将每天骑在车上时看到和感受到的用自己的诗语言写出来。常常一写好几首……去年写得最多,一共有三千多首!”他说的这个数字让我吃惊。

王计兵笑,说,因为他专注,“生活的感受也多。”

“写着写着,慢慢有点了名气,全家人生活也渐渐好了起来。”看得出,王计兵是个乐观派。现在他从老家带到昆山的三个孩子都已成人,老大已结婚,并且给他添了两个小孙女。老二也参加了工作,老三在读大二。王计兵感慨道:“在昆山二十多年,虽然我们全家人生活很普通,但有两点体会让我们体会特别深:这片富裕和发展迅猛的地方,人很善良,能接纳和包容所有外来的人;另一点是:这片土地获得生存的机会很多,你只要努力,就可以生活得比较好……”

王计兵是诗人,不会说假话。

“我喜欢昆山是因为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昆山人和昆山的创业氛围给了我力量与希望。2014年我买了新房,近90平方米,花了76万元。这样我一家人就在昆山扎下了根!”

“还会继续写诗?没有考虑过干其他事?”

“没有考虑干其他行当。会继续写诗下去,一则我刚才讲过写诗加出去讲课等收入比打工赚得多些,而且我当‘外卖小哥’的过程,能让我一直保持‘低空飞行’的状态,将生活看得更透出些,所以只要跑得动,我会继续一边接单,一边继续创作……”王计兵的话,是我听到的全国作家中最真正贴近生活的一个。令人感动。

在认识王计兵之前,我一直有些担心,因为通常一些比较富裕和发达的城市或地方,百姓到底生活得怎样,其实是很让人疑惑的,甚至有时得到的印象和结果往往令人失望。昆山的实际情况会是什么样?这是我采访时一直留在心底的一桩抹不去的顾虑,现在我需要去细致得像剥蒜似地将它剥开,观其本质——

王计兵的话和他的经历与“蜕变”,尤其是他现在的生活状态,给了我第一个很好的印象:昆山不错,能让一个最普通的人,通过劳动和理想的追求,采摘了他人生最神圣与崇高的精神果实,达到了“比较好”的物质水平,这是特别令人欣慰的。

【何建明:长安街读书会主讲人、中国作协原副主席】

注:授权发布,本文已择优收录至“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重庆日报、新华网、央视频、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凤凰新闻客户端“长安街读书会”专栏同步),转载须统一注明“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出处和作者。

责编:邓启东;初审:陈佳妮、许雪靖;复审:李雨凡、程子茜

更多精彩请点击

长安街直播

长安街读书会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励支持下发起成立,旨在继承总理遗志,践行全民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养才、报国。现有千余位成员主要来自长安街附近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中青年干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员、全国党代表、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等喜文好书之士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高端智库负责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机构的资深出版人学者等。新时代坚持用读书讲政治,积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2015年长安街读书会微信公众号发布至今,始终坚持“传承红色基因,用读书讲政治”的宗旨,关注粉丝涵盖了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特区。累计阅读量达到了近亿次,其中通过朋友圈转发量千余万次,参与互动人数近千万人,平台产品质量高,针对性强,受关注度较好。并在中央相关宣传网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相继同步入驻“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新华网、央视频、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等新闻客户端,以及经报送遴选评荐《求是》《中国纪检监察》《党建研究》《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国财政》《中国出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外交评论》等近百本中央级核心期刊正式入选长安街读书会干部学习核心来源期刊,此外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长安街读书会主编的《学思平治——名家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理论读物,形成了系列的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累计固定读者百余万,影响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中院校等受众数亿人次。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现正面向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各省市县(区)等所在的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单位部门联合开展相关党建阅读学习活动。近日,经相关部门批准,已正式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中央组织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证监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青团中央等定点帮扶地的有关单位加入“长安街读书会”党建阅读合作机制,并联合承办“长安街读书会”系列读书学习活动。

关注公众号,回复:【申请入会】【文化强国】【党建阅读】【智库】【好书推荐】【干部培训】【免费赠书】【直播】【新书报送】【期刊报送】查看更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