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5

文/张文博

辰龙腾空而去,巳蛇缓缓而来。2025年是农历乙巳年,俗称蛇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蛇象征长寿、健康、好运。


蛇本身是一种爬行动物,我们常见的蛇身长1到2米左右,身上布满鳞片,看上去让人毛骨悚然。蛇一般生活在山坡丘陵地带,庄稼地、青草里也常有它们的身影。蛇喜欢在草地上爬行,速度极快,所以也把它称为“草上飞”。



蛇还分为普通蛇和毒蛇。我们常见的白灰色的蛇一般都是普通蛇,这种蛇对人没有攻击性。而毒蛇多生活在南方,据说毒性很大,一旦咬人,就需要及时到医院抢救治疗,否则会有生命危险。正基于此,过去我们对蛇的认识产生一些误区,给蛇加以很多骂名或恶名。自古以来,许多人把蛇连同蝎子、蜈蚣、壁虎、蟾蜍列为“五毒”,导致与蛇有关的成语、寓言、俗语等含有贬义。如“牛鬼蛇神”“画蛇添足”“杯弓蛇影”“人心不足蛇吞象”“蛇蝎之心”“龙蛇混杂”等不一而足,反映了人们对蛇说不清道不明的厌惧心理。

小时候,在农村见到蛇是司空见惯的事,蛇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比如到地里干活,发现一条蛇正在玉米苗中缓缓爬行,见到人依然镇定自若、不慌不忙;有时走在树林中,草窠里的一条蛇正飞速前进,一眨眼就不见了踪影。令人想不到的是,炎热的夏天经常看见一条蛇横过乡土路,在土路上非常缓慢地爬行。这时看见的人会说:“蛇过道,大雨到。”在农村关于下雨的谚语还有“水缸穿裙蛤蟆叫,燕子钻天蛇过道,老牛大叫雨来到”。而这些往往灵验,所以说,蛇是有灵性的动物。


有一次,我们在校园里发现一条蛇,孩子们吓得大叫,有人说把它打死。这时老师前来和同学们说,那可不行,蛇对人类是有贡献的。蛇喜欢吃老鼠,世界上有很多国家有饲蛇捕鼠的做法,一条蛇一年可从鼠口夺回粮食1000公斤,对人类贡献极大。蛇的全身都是宝,蛇毒可以制药,价比金高;蛇胆可治病;蛇肉、蛇血可以食用;蛇皮可以制革,用蛇皮制作二胡,声音清脆悦耳。

在我国,蛇文化悠久绵长,屈原《天问》中的一问:“灵蛇吞象,厥大何如?”把传说中的巨蛇称为“灵蛇”,表达了敬畏之情。干宝的《搜神记》则记载了隋侯敬蛇、蛇报之以双珠的神异故事。家喻户晓的《白蛇传》讴歌了白、青二蛇对人间的向往及对爱情的忠贞。还有很多历史名人对蛇都给予高度评价。很多画家笔下有关蛇的作品,惟妙惟肖。还有生肖蛇的邮票,不但艺术感极强,寓意深刻,也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要重新认识蛇、评价蛇,更好地保护它,对维护生态平衡、造福人类具有现实意义。在灵蛇献岁之际,我们既要保持龙马精神,又要发扬蛇的灵活性,在新的一年,创造新业绩,谱写新篇章。

喜欢就点个赞吧!

编 辑:王春馨

美 编:林月

责 编:宋子光

出 品:金普新区融媒体中心

偷得片刻之闲

与您悦读人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