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了今年春节,我只有一个想法——以后能出去旅游还是出去旅游吧,回老家过年太无聊了。

店铺都关门,街上冷清清,没啥氛围,大家基本都闷头睡觉或者在家打牌,春晚还是一如既往的成为了背景音乐,问了好几个同学,都说没味呀,除夕夜晚上10点多就睡了。

年味变淡,其中一个原因是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富,毕竟中国可是全球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其制造业涵盖了从一颗螺丝钉到航天火箭的所有工业种类。因此你想吃啥就吃啥、想喝啥就喝啥,不用等到过年,只要你有钱,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购买。只要你有足够的钱,团聚压根不是问题,之前还有新闻,有人每个周末都飞回家过,一年干成航空公司至尊VIP合作伙伴,但是人家就是有钱任性。所以也有人说:现代社会,钱才是成年人唯一的安全感。

在强生产能力下,2023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了产能过剩。2023年12月,中央财办相关负责人详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曾提及,“部分新兴行业存在重复布局和内卷式竞争,一些行业产能过剩”。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当下,确实有些产品过剩,哪些产品才值得投资,那真要仔细斟酌了。就说那个蛇年生肖酒,我是实在想不通,为啥这个都可以作为投资品,溢价买这个不纯纯智商税吗?

之前文章就说过了,投资的时间段更长一些,更趋向是为了在未来一定时间段内获得某种比较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收益,是未来收益的累积。

因此蛇年生肖酒,最多就算个投机,算不上投资。

白酒首先是一种食品,虽然白酒没有明确的保质期,但每种白酒都有其最佳饮用期。这个就跟股权债权不一样,那个是凭证,只要公司不倒,你就享有对应的权利。

另外,喝酒本质上品尝是它的口感、芳香,同时也了解酒文化,是一种工艺、历史的沉淀,最终让人在饮用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

以茅台蛇年生肖酒为例,据机构统计,i茅台自1月1日至5日投放蛇年生肖酒,每天投放49999个名额,而兔年、龙年生肖酒申购专场投放量为29999瓶,中签率比过往大幅提升。还在提中签率这事,这不就是商家常用的饥饿营销吗。

还有,部分创新酒品牌近年也加入生肖酒布局,如光良酒瓶身采用“金蛇盘底”的设计,谷小酒将生肖蛇与古埃及元素融合。这让我想到了一个成语——买椟还珠。本质是卖酒的,应该是酒好不好喝,结果说你看我这瓶子多好看,宣传发力点感觉就偏了。

所以,蛇年生肖酒我个人认为是结合蛇年概念、生肖概念、限量发行、精美外观、过年宴请,在春节的这个特殊的时间段,把价格给顶上去的,并不具有可持续性,你看现在谁炒作兔年生肖酒、龙年生肖酒,都不是应季的东西。你说我囤着,那下次应季就是12年以后了,到时候又有更新款的、包装更精美的、炒作更厉害的白酒产品冒出来,你这囤的老古董也不一定值钱。



回到今年过年,如果你特喜欢茅台,抢到了蛇年生肖酒,春节串门走亲访友,提个一两瓶有面,那你该买就买;你要宴请三五好友,觉得生肖蛇与古埃及元素融合的外观很好看、很别致,那该买也买,你就想尝鲜,那也该买就买。白酒还是要回归食品属性,回归到餐桌上,买了就是喝的,除了飞天等特定的一两款已经有公认的金融属性的白酒,其他的都没必要当成投资品。

另外,投资也要看稀缺性,黄金能一路高歌,那就是因为其稀缺性决定的,毕竟黄金可是宇宙级别的硬通货。至于白酒嘛,根据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白酒市场“库存高企”问题突出。酒企也在去库存,白酒不存在短缺的问题,从根本上而言,压根就不稀缺。

从流通性上来说,投资生肖酒也有问题,毕竟酒不是刚需。如果投资黄金,不管价格涨跌总有人要,不用担心卖不出去的问题。囤一堆生肖酒简单,想要高价变现那可就难了,有人不喝酒,有人只喝某种品牌或者某种香型,在目前消费力较弱的环境下更多人不会花那么多钱当接盘侠,长期卖不动,最后要不打折出售、要不自行消化。

不要因为走了太远而忘了为什么出发,白酒作为消费品还是要回归消费品属性,强行加概念去炒作,那也只是“伪”投资品,泡沫撑不了多久。

最后,看到生肖酒卖的这么贵,我只想说,几十年前的春晚的含金量还在提高,毕竟“宫廷玉液酒呀,180一杯……其实就是那个二锅头兑的那个白开水”。

参考资料:

白酒业到底是产能大降,还是产能过剩?——华夏酒报融媒

白酒行业业绩分化加剧 高库存亟待破局——中国经营报

黄益平:产能过剩的根源是宏观经济失衡——经济观察报

蛇年生肖酒趋势:文创酒成热门赛道,须当心投资风险——新京报

中国成为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国家——中国政府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