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碰撞:有多少人在关心内蒙古这个向北开放的“桥头堡”

作者/孙树恒

一、意外小聚碰撞大火花。

正月初八,夜幕低垂,呼和浩特市体育场一家地方特色餐厅,灯火通明,暖意融融。我有幸参加了内蒙古政协智库专家、内蒙古服务贸易协会会长呼戈召集的工作餐恳谈会。呼戈会长是一位长期热心组织、积极协调能够促进内蒙古发展的社会活动人士。受邀参加恳谈会的还有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范丽君、内蒙古亚联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董事长、内蒙古自治区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内蒙古口岸经济贸易联合会 会长张盛辉、内蒙古道然医药科技公司董事长谭明涛、华北传媒张雄、博鳌乐城鄂尔多斯会客厅 付钧钿、内蒙古泓扬国际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田佳媛 、大盛魁公司副总经理祁娟,都是在各自领域深耕多年的学者、专家和一线的企业家。相互介绍,寒暄问候之后,三句不离本行,自觉将话题集中在中蒙合作、中蒙关系上。议题广泛,涉古谈今,万里茶道、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中蒙贸易,跨境合作、经济合作区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国际医疗先行区)内蒙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多个方面,越谈兴致越高,各有见地、各有思想、一次意外的小聚,居然碰撞出这么大的火花,在相互“扫微信”加联系中结束恳谈会。



二、万里茶道:墙里开花墙外香。

一个唯一用脚步丈量万里茶道的作家,万里茶道协作体(中国)副主席邓九刚曾说过“墙里开花墙外香”,说的是内蒙古在万里茶道申遗工作要有所作为。内蒙古是万里茶道的必经区域,呼和浩特是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城市,在申遗中我们不能缺席。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成立了万里茶道申遗项目办公室,负责推进各项申遗工作‌。2021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成立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专项工作组,以加快申遗进程‌。2024年中蒙俄万里茶道联合申遗考察暨自驾游活动在内蒙古二连浩特启动,内蒙古在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内蒙古境内有多处代表性遗产点被推荐为申遗对象,包括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等地的古建筑和历史遗迹‌。这些遗产点在万里茶道申遗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但是我们在万里茶道申遗中参与的不够深入。万里茶道的申遗工作,需要中蒙两国的共同努力。作为内蒙古是万里茶道重点地区,积极配合申遗,主动承办一些合作事项,加强对万里茶道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仅仅是茶文化的问题,万里茶道申遗的意义远超茶文化本身,对内蒙古而言,它更是一种骆驼精神和旅蒙商文化的传承。骆驼精神象征着坚韧不拔、吃苦耐劳,这是万里茶道驼夫与骆驼在长期与自然抗争中形成的宝贵品质。而旅蒙商文化则展现了他们的智慧与勇气,他们以诚信为本,不畏艰难,用驼队连接起中原与草原,乃至欧亚的商贸之路。申遗不仅是对这段历史的铭记,更是对万里茶道独特文化和精神的弘扬。通过修复遗址、收集文物,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这条古老商贸通道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在申遗文本编制、保护规划制定等方面的合作,是共同推动万里茶道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加快中蒙合作的过程中,万里茶道的申遗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如何确保万里茶道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等。这些问题需要中蒙两国政府、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寻求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作为内蒙古申遗不能缺席。



三、中蒙医药的机遇:在中蒙的传承与创新并进。

中蒙医药,作为两国独特的医疗资源,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疗效。然而,如何让这些宝贵的医疗资源走向世界,成为国际认可的医学体系,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确实,中蒙医药在国际上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仍有待提高。建立中蒙医药国际注册及海外中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步骤。通过国际注册,我们可以为中蒙医药产品提供一个权威、公正的认证平台,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更要加强中蒙医药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设立展示馆等方式,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蒙医药的魅力与价值。

二连浩特是中蒙经济合作区是中蒙两国共同推动的一项重大合作项目。其中,国际医疗先行区作为经济合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打造一个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为一体的国际化医疗平台。国际医疗先行区的建设,将为蒙古国引入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本国的医疗服务水平。同时,通过吸引蒙古国患者前来就医,还可以促进医疗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建设国际医疗先行区时,我们可以采用公私合作模式(PPP),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与运营。同时,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医疗技术的创新与应用。‌通辽市作为“中国蒙医药之都”,其蒙药产量在全国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通辽市的中药材(蒙药材)种植业已初具规模。全市药材种植面积已达80万亩,其中一般耕地药材种植面积8万亩,林下药材种植面积22万亩,野生森林药材面积50万亩。当地主要种植品种为黄芪、苦参、苍术、防风、桔梗、甘草、黄芩等,并且药材种植正由传统的散户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种植迈进。作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截至目前,通辽市已培养“蒙医正骨术”“蒙医乌拉灸术”和蒙医古籍整理翻译继承人30名、名老中医药(蒙医药)传承人210名、中医馆(蒙医馆)骨干人才120名、基层中医药(蒙医药)适宜技术专业人才1311名。我们的阿拉善作为肉苁蓉之乡名存实亡,2024年中国苁蓉的总产量为2327吨,总产值为7624万元。具体来说,2024年度采挖荒漠肉苁蓉1727吨,总产值3624万元;2023年度采挖肉苁蓉925.085吨,总产值1023.9万元。产量同比增长86%,产值同比增长253%。中国的主要苁蓉产地包括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新疆是中国的最大原料基地,年产肉苁蓉药材干货约6000余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0%‌。

谭明涛介绍,蒙古国道然中蒙传统医疗中心2016年在乌兰巴托成立,是内蒙古第一家走出国门的医疗机构,在有免费医疗的蒙古国,每年接诊患者1万人。董事长谭明涛说,蒙医药深度、高质量合作,有助于夯实两国民心基础。 范丽君认为,2014年中蒙双方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以医疗、教育为代表的民间交流合作蓬勃发展,促进了两国民心相通。我国应尽快补足短板,借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抓住蒙古国“复兴”蒙医药的有利时机,送蒙医药走进蒙古国,夯实两国民心基础。目前,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影响了中国蒙医药企业在蒙古国注册药品进程。建议由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牵头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相关组织,在蒙古国开展常用蒙药药品注册工作。同时,在当前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高质量中医药海外中心的大背景下,以派遣援外专家等形式,为我国在蒙古国的蒙中医疗机构定期派去优秀医生,并为其制定长效机制和激励制度。

呼和浩特市依托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高标准建设国家中医药(蒙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促进中医药(蒙医药)国际化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医药(蒙医药)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带动中医药(蒙医药)相关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大宗商品跨境交易直通平台:构建区域经济新引擎。

‌内蒙古作为“一带一路” 倡议重要节点省份,位于中国北部边疆,连接国内外市场,是中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处于 “中蒙俄经济走廊” 的关键节点。京包铁路、京藏高速等交通干线贯穿其中,不仅加强了与国内其他地区的联系,还通过口岸与周边国家的铁路、公路网相连;大数据、云计算、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为发展大宗商品跨境贸易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宗商品跨境交易直通平台是中蒙两国经济交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双方的合作。2024年,内蒙古外贸整体实现稳中向好,总量、增量、质量“三量”齐升。内蒙古与全球158个国家开展贸易往来,对120个贸易伙伴实现进出口增长。外贸结构、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高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新三样”产品、跨境电商等新产品、新业态蓬勃发展。同时,政策提供强劲推力,促进外贸稳定增长‌。这些数据表明,内蒙古的大宗商品跨境交易直通平台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的贸易额增长,尤其是在高技术产品和跨境电商领域表现出色。大宗商品跨境交易直通平台的建设,将极大地方便两国企业获取市场信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同时,通过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我们还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2025年1月13日至17日,呼戈会长带领大宗商品跨境交易直通平台先后赴内蒙古交通投资集团、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呼和浩特航天经济开发区、呼和浩特市商务局、内蒙古呼铁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满都拉口岸等地积极开展系列活动,旨在推动大宗商品跨境交易业务发展,深化区域合作交流。在建设平台时,我们应充分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提供便捷的操作界面和多样化的交易方式。此外,还可以引入区块链等先进技术,确保交易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对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对于促进中蒙两国以及周边地区的经济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条通道,我们可以将中蒙两国的商品更加便捷地运往东南亚、南亚等地区,拓展国际市场。目前,通道的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将继续完善通道的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与协调合作,共同推动通道的繁荣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将为我们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机遇。我们可以利用这条通道,将产品运往更广阔的市场,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五、中蒙贸易:减少城市规模壁垒。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和向北开放桥头堡的推进,内蒙古正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禀赋,积极探索服务贸易国际合作的新路径。建设服务贸易国际合作园区,正是这一探索的重要实践。据蒙古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蒙古与160个国家进行贸易,总额达273.96亿美元,同比增长12.1%。其中,出口为157.83亿美元,同比增长3.9%;进口为116.13亿美元,同比增长25.5%。中蒙双边贸易总额达190.47亿美元,同比增长8.5%,占蒙古同期外贸总额的69.5%。其中,蒙古自华进口46.41亿美元,同比增长23.8%,占蒙古同期进口总额的40%;蒙古对华出口144.06亿美元,同比增长3.6%,占蒙古同期出口总额的91.3%。2024年蒙古国与内蒙古的贸易额为190.47亿美元,同比增长8.5%‌‌。具体来说,蒙古自中国的进口额为46.41亿美元,同比增长23.8%;蒙古向中国的出口额为144.06亿美元,同比增长3.6%‌。从地区分布来看,内蒙古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值为1678.7亿元,其中对蒙古国的进出口值为740.5亿元,对俄罗斯的进出口值为351.2亿元。

内蒙古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广袤的草原、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为其发展服务贸易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面对全球经济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建设向北开放的桥头堡,范丽君认为,我们现在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和发展激情,我们具有资源优势、地缘优势和语言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被内陆省份抢占了先机。‌全国与蒙古国进行贸易的省份包括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和辽宁省。应该加快与口岸城市的衔接,扩展城市规模,减少城市规模壁垒对联结内地的影响。同时将自然景观和边境景点、互贸市场结合起来,深入挖掘口岸城市的旅游文化潜力,进而依靠跨境经济发展辐射范围更为广阔的内蒙古市场。‌张盛辉认为制约中蒙贸易的主要因素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导致口岸通关效率低下;产业结构单一,缺乏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外贸人才短缺,不会做外贸生意;报关流程复杂,结汇不畅,要对外向发展型的企业给予更多的资源支持,对重点口岸城市的银行分支机构适度调整授信审批权限。祁娟认为,大盛魁作为万里茶道的旗舰店,在蒙古国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中蒙贸易有得天独厚的品牌优势,政府针对外贸企业及对外投资应该给予鼓励,政府可以通过为合作区内从事跨境贸易的企业提供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方式,提供资源及资金支持,同时也要不断完善融资方式,以此促使外向型企业能够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以及发展空间。



六、制度创新和国际合作,打造开放型经济的新高地。

在绿色发展方面,将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将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通过绿色发展的实践,内蒙古将实现从“资源输出型”向“服务驱动型”经济的转型,为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在跨境数字服务方面,作为向北开放桥头堡,加强与俄罗斯、蒙古国等周边国家的合作。建立跨境数字服务平台,推动数字贸易的便利化和自由化,促进信息、技术、人才等要素的跨境流动。通过跨境数字服务的合作,内蒙古将拓展其国际市场的空间,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在口岸建设方面,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边疆,外接俄蒙,内联八省,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在绵延8000里的边境线上分布着20个对外开放口岸。在国家“一带一路”纵深发展以及向北开放桥头堡的背景下,口岸城市当地的政府应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加速推进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互联互通“任督二脉”。持续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探索新型装载作业方式和跨境运输模式,不断增强口岸的承载能力和集疏运能力。协同推进能源、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通达水平。

在建立国际化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方面,采取传帮带方式,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尤其是外贸人才来内蒙古创新创业。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为入驻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加强与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合作,为入驻企业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支持。



七、挖掘中蒙合作的亮点,加大对外宣传。

媒体在对内蒙古进行对外宣传时,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对内蒙古丰富资源的展示不够全面、对中蒙合作的深度挖掘不足、对内蒙古特色产品和蒙医药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张雄和付钧钿认为,全面展示内蒙古的丰富资源。内蒙古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广袤的草原、丰富的矿产,绿色的产业等。媒体应加强对这些资源的宣传,展现内蒙古在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潜力和优势。深入挖掘中蒙合作的亮点。中蒙两国在经贸、文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基础。媒体应关注并报道这些合作项目,特别是双方在资源互补、产业协同等方面的成功案例,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蒙合作的了解和认可。此外,加大对内蒙古特色产品和蒙医药文化的宣传力度。内蒙古的特色产品,如民族服饰、手工艺品等,以及蒙医药文化,都是内蒙古独特的文化符号。媒体应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案例,展示这些产品和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吸引更多国际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可以有效提升内蒙古的国际形象,促进中蒙文化融合与共同繁荣。



(作者档案:孙树恒,笔名恒心永在,内蒙古奈曼旗人。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内蒙古茶叶之路研究会副会长,内蒙古诗书画研究会高级研究员兼副秘书长,内蒙古大盛魁公司文化顾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