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小程序
拿到服装缝纫技能结业证书
天门市佛子山镇佛祖山村村民
白艳荣喜不自禁
“通过培训,我能够独立制作成衣,
市人社部门还推荐我
到龙腾服装小镇的服装厂上班。”
天门服装缝纫技能培训班
看着女儿在天门市高新园初中
认真上课的模样
净潭乡沈鲁村沈峰、彭江琴夫妻俩
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感谢政府的好政策,
圆了孩子进城上学梦。”
天门市高新园初级中学
通过远程会诊系统
患者陈先生20多分钟就得到
省级病理专家的诊断
并拿到病理报告,不禁感慨
“大大节省了我们看病的时间和成本,
真是一件大好事。”
天门一医数智化病理建设
……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是一座幸福之城最好的注解。
天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在为民、惠民、利民上下功夫,持续在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方面发力,以民生“底色”提升幸福“成色”,在增进民生福祉的画卷上持续“增笔添墨”,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投入,为民生“加码”
近日,将4岁萌娃送入天门市幼儿园陆羽乐园就读后,家住幼儿园附近的宝妈闵芳笑意满满:“家门口就有好学校上,真是太方便了。”
2024年,天门投入500万元,完成了对天门市幼儿园陆羽乐园的改扩建,增加学前教育学位200余个。至此,该幼儿园最多可容纳500多名适龄儿童就读。
市幼儿园陆羽乐园的小朋友正在进行益智游戏
一座城市的幸福感,来自民生保障的温暖底色。
近年来,天门不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一个接着一个民生项目启动建设,既指向群众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又瞄准百姓日常生活的“关键小事”,努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数据最有说服力——
投入1799万元,维修改造、改扩建幼儿园9所,新增公办学前学位270个。投入4472万元,实施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42个、设备设施采购项目3个;
新建的北湖小学可容纳2000名学生。
投资1000余万元新办智能制造和化工类高技能实训基地,在天门职院启动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助推“天门衣商”“天门菜农”争创全省十大劳务品牌;
投入7000万元,在全市各医疗机构中开展“一张网”建设,实现全市32家医疗机构、84项检验结果、60项检查结果在市域范围内的互认共享,全年实现检验结果互认58592人次,节省医疗费用536.57万元;
医生通过“一张网”系统进行远程会诊
启动2个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13个互助照料中心提档升级;对77处城乡公益性安葬设施布点规划编制,完成10处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任务,中心村公益性公墓覆盖率达到50%以上,白茅湖公墓二期项目建成墓穴2000座;
改善城乡面貌,高铁站前广场、城区新东环线等项目顺利推进,天门新区侯口片区拆迁工作即将完成;改造老旧小区54个、加装电梯100部、新建口袋公园4个、新增城市停车泊位1616个;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11个,修建农村公路278.5公里,改造危桥75座;统筹推进农村改厕和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建改卫生厕所2500户、生活污水治理62个村,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率达100%;
1月20日,沿江高铁天门站高架落客平台顺利合龙。
突出关爱健康,为125名患病妇女提供救助金113.8万元,对满足条件的8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完成城区59座公交候车亭和客运中心站无障碍设施改造。
公交候车亭无障碍设施改造
推进住房改善,对54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加装电梯100部……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一项项投入体现温度,一组组数字见证发展,如今的天门,城市“面子”更靓、民生“里子”更实,群众的幸福感更高更可持续。
惠民,为幸福“加速”
近日,走进魏巍所经营的连锁店,只见客流稳定、运行良好,在多家门店的加持下,如今已成功带动就业50人。此前,在遇到资金周转问题后,魏巍果断响应创业担保贷款的政策号召,申请了6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多亏了这笔贷款,像一场及时雨,帮我解了燃眉之急。”
这也是天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个缩影。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民生的“关键小事”,就是政之所向的头等大事。一年来,天门聚焦就业、教育、医疗等群众关心关注的“关键小事”,不断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让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新气象新变化。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系着发展大局。天门围绕“三个十万工程”,以“双集中”为契机,充分利用“人口回流、产业回迁”趋势,推动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0337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001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3437人;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累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58期11518人;实施援企稳岗,发放失业保险费2150万元、稳岗补贴489.71万元;建成创业担保电子化审批系统,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10笔,总金额3.98亿元。
1月22日,“春风送岗促就业 精准服务暖民心”春季大型现场招聘会在天门市陆羽广场举行。
天门衣匠返乡就业创业。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开展“大教研”“大比武”“大晒课”,提升教育质量,150余人次教师在全国、全省教学比武中获奖;深化教联体建设,交流教师554人,形成以2个省级示范性教联体为龙头、64个市级教联体为骨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全覆盖的良好格局;优化教育布局,撤并小规模学校25所,城区新增学生4565人;深化教育改革,天门中学、实验初中、育才小学、干驿中心学校、华泰小学等5校荣获全国全省中小学改革实验校、科学教育实验校;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全年实现重大校园安全事故、重大校方责任事故、群体性事件“三个零发生”。
教联体试点正式授牌
北湖教育园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快区域医疗救治中心建设,市第一人民医院已挂牌成立江汉平原医疗救治中心;开展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在市一医、市中医、市妇幼三家医院建设数智化病理科,通过省远程会诊平台,扫描上传9080片病理切片、远程会诊50例;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医共体牵头医院每月下派骨干到乡镇卫生院,共开展巡诊、查房365次,义诊114场,下派专家232人次,远程心电诊断30522例,远程影像诊断36218例,远程临床检验56例;对350名基层医疗人员进行10天培训、988名村医进行3天脱岗培训、29名大学生村医进行3个月岗前培训;开展13大项54小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772632人。
市一医举行义诊活动
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天门坚持用民生“温度”去标注群众幸福“刻度”,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关怀,为生活“加温”
产后第四天,渔薪镇罗亭村二胎宝妈杨亮艳的银行卡上就收到了6500元钱生育补助,高兴地为天门生育政策点赞:“每个月还有800元的育儿补贴,加上购房奖励等,可以领到近10万元,感谢政府的好政策!”
民生实事,枝叶关情。
天门新手妈妈收到大礼包
一年来,天门全力兜底民生底线,提标扩面,温暖人心。
为保障生育支持政策落实,天门坚持孕育、生育、养育、托育、教育“五位一体”,出台鼓励生育“七条意见”,组织3个专业宣讲团、若干宣传小分队,走村入户宣讲300多场,发放宣传单20余万份,免费为3710名12周-22周孕产妇开展无创基因筛查,共计免除费用371万元,群众生育意愿明显提升,全年出生7217人,同比增加1050人、增幅17%,出生人口8年来首次“由降转增”,同步发放生育政策奖励3261人,生育奖励资金总计2831.93万元,发放鼓励生育购房认购券2153张,让民生持续“升温”。
市妇幼保健院“鼓励生育一站式服务”办公室
坐在乐寿养老助残官路服务中心幸福食堂里就餐,竟陵街道办事处官路社区居民张大爷喜上眉梢:“这里是我们老年人的家,很有归属感。”
为满足老年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官路社区面向社会引进乐寿养老助残官路服务中心,向居民提供老人就餐、健康管理、日间照护、公益助老、文体活动、休闲娱乐等多种服务,广受好评。
“一老一幼”,一面映着“夕阳”,一面迎着“朝阳”。一年里,天门坚持问需于民,在爱老、护小、惠民上频频发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稳步推进特困供养机构改革,实现全失能特困对象市级集中照护;成立7个区域性供养中心,市级直管,首批跨区域集中供养特困对象120人;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兴建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食堂,全市城市社区老年助餐覆盖率达到53.5%,累计建成城乡幸福食堂36个;扎实开展湖北养老服务平台管理运营试点工作,实现老年政务服务全程网办;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服务,累计为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2.53万小时。
天门侨乡社区幸福食堂
天门市岳口镇金湾社区幸福食堂
同时,健全儿童关爱保障体系,保障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435人749万元,助学28人次9万元,服务农村留守、困境儿童1.7万人次。
这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真招实措,有力见证了天门老有颐养、幼有善育的坚定决心和铿锵步伐。
天门对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实行集中照护服务。
为推进共建共治走深走实,天门还有序推进全市219个村(社区)共同缔造试点扩面,收集解决群众身边问题1500多个;开展“为民办实事集中行动”,各级领导干部共领办民生实事743件;全域化、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城市“颜值”“气质”持续提升,让群众幸福时时“满格”。
时光不语,镌刻不凡;发展向前,民生向暖。
民生工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新的一年,天门将带着全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拿出更多有温度、有实效的举措,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朝着为群众增添福祉的目标阔步前进,切实以民生“底色”提升幸福“成色”,不断书写民生事业发展新华章。
来源:天门市融媒体中心、楚天网视
天门心动相亲
美满爱情,从心动开始
随时随地找对象
天门单身男女名单(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