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完以色列总统内塔尼亚胡,特朗普对巴以问题的表态,可谓十分露骨,基本上等同于彻底否定了“两国方案”,就连美国的传统盟友,都觉得不可理喻。
英国老牌媒体《卫报》特意发表长文,用严厉的措辞表示,即便是美国的盟友,也绝不能把特朗普“无法无天”的国际交易理念正常化或合法化,更不能让他把那些荒唐的想法付诸行动。
【特朗普对巴以问题语出惊人,只为博以色列总统“欣慰一笑”】
特朗普究竟说了什么,才让《卫报》如此失态?
先来介绍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这几天,以色列总统内塔尼亚胡正在访问美国,特朗普立刻就在巴以问题上投其所好,竭尽所能地让以色列感到满意。
和遮遮掩掩的拜登政府不同,特朗普对以色列的支持向来是毫无保留,他上个任期,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还一手炮制了《亚伯拉罕协议》,极大地改善了以色列的外部环境。
这次他更进一步,扬言美国要“接管加沙”,并要求周边阿拉伯国家接纳那些流离失所的加沙民众。说是“重新安置”,其实跟“驱逐”没什么区别。
【英媒《卫报》破防大骂特朗普】
这番言论立刻引发轩然大波,不要说美国的西方盟友了,就连特朗普的内阁高层也感到措手不及,哪怕是鲁比奥这种心腹重臣,还是在记者会后才知道消息。
而且外界无不注意到,当特朗普抛出“接管加沙”的言论后,白宫幕僚长威尔斯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十分精彩。这似乎意味着,特朗普这个用来讨好以色列的巴以方案,哪怕已经酝酿了一段时间,但知道的人寥寥无几,他事先也没有与其他高层通气。
不过以这份方案的荒诞程度,特朗普可能也知道,他一旦告诉其他人,只会收到激烈的反对意见,倒不如利用总统职务之便,在一个重要的外交场合抛出这枚“震撼弹”。这也符合他那种“不按常理出牌”的风格。
而国际社会的反应,也在预料之中。实际上除了以色列,其他中东国家,无论与美国的关系怎么样,都觉得特朗普对巴以问题的干预只会适得其反,引发更大的风险。
【听到特朗普要“接管加沙”,白宫幕僚长脸上的表情很精彩】
至于美国的盟友,则是从这场风波中,察觉到了一个很不寻常的信号。
如今西方的媒体舆论,处处弥漫着一股灰暗的情绪,因为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用来自欺欺人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被美国新总统亲手揭穿了。
可以说,特朗普主动掀起了这层遮羞布,让美国的全球治理理念在国际社会面前“裸奔”,他自己可以不讲究,可以一味地袒护以色列,但美国的建制派,乃至于西方盟友,却觉得这是一件“有失体面”的事情,舆论反应如此之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卫报》更是在社论中痛骂特朗普,说他接管加沙的想法毫无道理,把世界上最棘手的地缘政治问题,当成了他经手的一桩房地产生意,用“黑手党”的手段和道德操守,去玩弄加沙数百万人的生命。
【特朗普对以色列的支持可谓不遗余力】
作者随后断言,既然特朗普用残忍和粗暴的方式,去处理复杂的国际关系,势必导致全球地缘格局的“动荡”。
看得出来,《卫报》的这篇社论,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都是对特朗普期望的“幻灭”。大概在半个月前,欧洲国家还自认为,自己是美国的价值观盟友,特朗普即便对自己再怎么苛刻,也要顾及美欧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多年的情面。
只是这次风波之后,欧盟已经隐约察觉到,特朗普还是当年的特朗普,在他的国际政治理念中,只有客户、对手和敌人这些区分。美欧曾经敝帚自珍的“价值观”同盟,只要不能为“美国优先”服务,那就一文不值。
而美以同盟性质完全不一样,所以特朗普愿意在巴以问题上不遗余力地讨好以色列,摆出一副要推翻“两国方案”的架势,只为博以色列总统“欣慰一笑”。
【特朗普想把加沙人道主义灾难简化成一场房地产生意】
只不过,特朗普这番言论,已经极大程度背离了美国过去的官方立场,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特朗普的表态,是否意味着,美国对巴以问题的最新态度已经出现变化?美国政坛后续会对特朗普的言论作出怎样的反应?这将是验证特朗普对共和党掌控力的一个关键时刻。
但《卫报》更倾向于相信,特朗普已经不打算回到以前,文章作者骂完特朗普之后,还声称,在历史上,一个反复无常的统治者,在国内和国外制造混乱的例子不胜枚举。
尽管美国这个超级大国,还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但这恰恰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一旦这种风险真的出现,美国的盟国找不到可靠的“指导手册”,对接下来的连锁反应,将是一筹莫展。
把话说到这份上,《卫报》几乎是在明示,美国两百多年的家业,迟早毁在特朗普手上。
可话又说回来,美国的发家史,实际上和特朗普的“美国优先”逻辑一脉相承,从来不是靠什么“价值观同盟”,或者是“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西方需要这些概念作为遮羞布,但特朗普从来不在意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