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台不过半个月,“反美联盟”似乎已经成型。
这不是我们自说自话,是英国《金融时报》的评价。该媒体以“特朗普正在播下一颗反美联盟的种子”为题,发表了一篇文章,称特朗普政府借关税对各国发难,不仅会给美国经济带来潜在风险,还破坏了西方国家的团结,让盟友们与中国合作,共同对抗美国。
起初这种合作可能是非正式的,但随着关税战持续,这种合作会越发紧密。最后文章得出一个结论,美国对盟国的关税大战,将让中国“坐收渔利”。
英媒之所以这么说,可能与欧盟近来的一些动向有关。
就在英媒刊登这篇文章当天,欧盟各国领导人紧急召开会议,商讨如何应对特朗普的加税政策。在此之前,特朗普刚刚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并对欧盟发出威胁。欧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召开会议的。
有意思的是,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会议上的表态,就像变了个人一样。
冯德莱恩在会议上确认两点行动,其一是面对美国加税政策,欧盟将采取“强硬”态度,准备好与美国艰难谈判,以保护自身利益;其二是冯德莱恩认为,中欧可以达成协议,甚至可以扩大双方贸易和投资关系,“这对欧洲来说也是有意义的。”
这是近段时间,冯德莱恩第二次就中欧关系做出类似表态。上个月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冯德莱恩提出,2025年是欧盟与中国建交50周年,欧盟可以此为契机,与中国建立并深化关系,扩大双边贸易和投资关系。
有着“欧洲最著名对华鹰派”之称的冯德莱恩能说出这番话,说明美欧关系确实面临严峻挑战。
当然,也不排除冯德莱恩是故意说给美国听的。
既是为了争取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协议,同时也提醒华盛顿,如果不想失去欧盟这个帮手,就要在关税问题上让步,否则欧盟可能会“转向”中国。
换句话说,中国就是欧盟拿捏特朗普政府的“筹码”。
而除了欧盟之外,美国其他盟友似乎也是这么想的,譬如日本、英国等,虽然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还没压到他们头上,但他们都开始积极与中国接触,用意不言而喻。
除此之外,特朗普政府的一些做法,也激起了国际社会的反感。在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举行会谈期间,特朗普提议“永久驱逐”加沙民众,将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永久安置”到周边国家。
在第一任期,不顾阿拉伯民众的集体反对,特朗普冒天下之大不韪,将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从特拉维夫搬到了耶路撒冷。第二任期开端,又要“清空”加沙地带,摆明了维护以色列。
此举引发了中东各国的反对,沙特外交部表示,除非建立巴勒斯坦国,否则不会与以建交,埃及、约旦重申支持“两国方案”,中国外交部也表示,巴人治巴是加沙战后治理的基本原则。连美国的盟友,英国、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国也都表示反对。
不难发现,特朗普上台虽然只有半个月,但确实给世界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和不稳定。从这个角度说,英媒说“特朗普正在播下一颗反美联盟的种子”也没有错。
但话又说回来,虽然特朗普政府用霸权迫使部分国家让步,但也暴露出其“黔驴技穷”的本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美国人该好好补补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