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启军(静花园主)

启军作为一名赣州本土的人文领域创作者,深深知道,历史没有百分百真相,只有最接近真实,有错必纠,标题中描述的这张照片启军也用过,澎湃新闻也引用过,这不,突然有一天,事儿就来了。

调查对比



大部队进入赣州城

就是这张图片 可能大家也见过,大部队整齐划一,队列走在整洁干净的大道上 。

我看过许多版本

1.大军走在文清路上 ,这点我一直以为是原版,俯瞰文清路是有一点类似,拍照对比 ,怎么看又有一点不像,只是抬高视角更像,从两边楼房的轮廓对比,最后还是否定,而且行军路线根本就没有文清路。



文清路位置对比

2.跟启军看大军路线图,从资料里可以看出,48军在赣州行军的路线,部队从东门进城,经过了赣江路,中山路,解放路,阳明路,走西津门出城。

那么,引用最多,说的比较多的就是建国路到西津门,对比照片,把视角抬高一些,确实比较像,或许就是误用了的原因吧。

还有一个原因,各地都有相同的街巷名字,比如中正路中山路建国路,搜集资料也很容易混淆。



军门楼对面三岔路口



史料记载

事起缘由

有南昌网友在魏家大院参观突然看到这张照片,她惊呼,有没有搞错,这是大军开进南昌城,怎么相同的一张照片,还跑到了赣州?

于是,她把质疑发到了网络,南昌网友也说,一看就是胜利路,还有的说:六十岁以上看过照片原貌,没什么改变,就是南昌。

1949年,陈赓率领的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13军37师进入南昌城,此段是在胜利路,也就是原来的中正路(或许是误用原因,同原为中正路),解放军于5月22日以胜利者姿态代表人民从中正路走过,从此改名胜利路。



启军是人文历史作者,一丝不苟,有错必纠, 至少在自己的写作领域内,做到把人文历史写到真实可信有趣,别的作者认可不认可我干涉不了,我自己必须有自己的风格与态度,我眼里揉不得沙子。

当南昌胜利路的照片看到以后,我沉默了,这几个地址照片,赣州对比照片是我自己拍的,南昌的是网络查询的,一般而言,初看不提示的话,格局特点都差不多,因为受制于年代建筑特色,那时候大题一样,如同现在驾车去南康,国道两旁农具一水的白色砖墙建筑,几乎一模一样,是一个道理。



南昌胜利路



大军走在胜利路上

结语

我原本以为一张用过多年的照片,连澎湃新闻都用过,没有理由是错误的,就和朱时茂不可能是叛徒一样,启军认为或许那位魏家大院的大姐自己眼花,也希望是眼花。

奈何真实胜于雄辩,这图片应该是南昌胜利路解放军二野官兵进入南昌的照片。

不知道什么原因就被赣州的文章误用了,那么,真正的解放军进入赣州城的照片,就没有么?当时没有拍照么?不可能啊,当时的报纸赣州解放都是各种日报的头条 ,不知道有没有看过的朋友,出来走两步?(启军文史杂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