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同心,亚洲同梦」,2月7日,第9届亚冬会将在哈尔滨开幕,这既是继2022年北京冬奥会之后,我国迎来的又一项国际冬季运动盛会,也是2026年米兰冬奥会之前,亚洲各冰雪运动强国的一次最重要的「摸底考试」,加之是该赛事第三度落户以冰雪闻名的哈尔滨,不仅备受国内外冰雪运动爱好者的关注,更在冰城掀起了全民亚冬的参与热潮。

2月3日圣火接力仪式在哈尔滨举行

361°热雪开动,作为本届亚冬会的官方合作伙伴,为赛事打造了官方运动服饰系列,涵盖火炬手、护跑手、志愿者、技术官员和安保人员等,其数量之多,品类之全,堪称创造了亚冬会官方服饰的新纪录。那么这些官方运动服装在「实战」中的表现如何呢?在亚冬会开幕前夕,男士生活方式媒体《SOOZY塑最》前往了举办亚冬会雪上项目的亚布力赛区和松花江畔的「热雪开动」主题快闪店,先行领略了361°亚冬会官方运动服饰的「面面俱到」。



亚布力是举世闻名的滑雪小镇,位于离哈尔滨近200公里的长白山脉,因存雪期长达半年而成为专业滑雪训练基地,1996年因首次举办亚冬会而闻名于世,如今已围绕着滑雪,发展成为综合性的度假胜地。我们的第一站就选择这里,从高铁站前往滑雪场,一路上能明显感受到整个小镇充满着亚冬会的热烈氛围。在滑雪场山脚下的兴奋剂检查站,我们见到了志愿者孟展志和鲍明熙,他们身穿着醒目的蓝白色志愿者服装,正在紧张有序地熟悉场地设施和演练流程。


鲍明熙(左)、孟展志(右)

兴奋剂检查站志愿者的职责,主要是协助兴奋剂检查官,引导和监督运动员按照规范进站接受检查,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背景。作为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在校生,孟展志和鲍明熙通过校内报名、结构化面试等环节最终脱颖而出,又历经1年多的培训,才穿上了这一身志愿者服装,来到亚布力赛场,他们表示会珍惜机会,运用所长,展现黑龙江大学生志愿者的风采。



像孟展志和鲍明熙这样的在校大学生,正是本届亚冬会6000名赛事侧志愿者的主力军,他们也堪称是赛场外的一道青春风景线。为了更好地展现志愿者的青春活力,361°为本届亚冬会设计的志愿者服装也极具炫丽色彩和动感设计。以他们二人上身的羽绒服和棉加厚运动长裤为例:配色上采用了本届亚冬会四大主题色系中的「冰晶蓝」为主色,辅以「丁香紫」、「兴安绿」等,在醒目亮眼、高识别度的同时,也和本届亚冬会的VI(视觉识别系统)一脉相承,羽绒服的肩部和袖子以环保印花工艺增加雪花、光晕与流线图案,彰显了运动风与灵动感。



版型和功能性方面,羽绒服采用了立体3D剪裁,外层采用防风防水面料,中间填充燥绒,里布采用石墨烯面料,在保暖的同时也便于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棉加厚运动长裤特别为亚布力的雪上项目志愿者而打造,在版型上采用了更利于全身保暖和活动的背带裤设计,这也是官方服饰全系列中唯一采用背带裤设计的下装。


先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孟展志:我叫孟展志,26岁,哈尔滨人,是哈医大的普外科博士生,从小就跟父亲一起滑雪,一般都去哈尔滨周边的滑雪场,只在很小时候来过一次亚布力。

鲍明熙:我叫鲍明熙,21岁,牡丹江人,是哈医大的临床医学大三学生,以前在长白山滑过雪,亚布力是我第一次来。



你们的工作内容主要是什么?前期都做了哪些准备?

孟展志:我们主要是配合兴奋剂检查官的工作,比如要预防被检查对象的违规行为,引导他们从赛场下来后,按规定路线前往检查站,提示他们中途不能随意饮水或上厕所等。因为要和国际运动员沟通,所以我们前期培训的重点是英语口语。我们哈医大作为亚冬会的医疗保障单位,这次派出到亚布力的除了我们213名赛会志愿者以外,还有15名滑雪医生,大家都统一接受了专业的急救技能培训,可以应对医疗急救处置。

上身361°志愿者服装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鲍明熙:首先感觉「太到位了」,收到了八件套的装备,可谓是面面俱到,让我在户外一点都感觉不到冷,然后就是款式和颜色很有青春活力感,而且还印有亚冬会的LOGO,对我来说是难得的志愿者经历中最有意义的纪念品,我想我以后也会经常穿它们。





志愿者们在社交媒体上晒出配发的装备


重大活动,安全先行。在位于滑雪场入口处的冬季两项场地,我们采访了负责现场安保任务的齐霁、苏临飞、魏佩奇——三人都是来自牡丹江市基层派出所的「00后」民警,今年1月,他们在相关部门统一部署下抽调集结,培训上岗到位。能参与亚冬会这样高级别赛事活动的安全保障任务,他们表示使命光荣,更难掩内心的激动与兴奋。


(从左到右)魏佩奇、齐霁、苏临飞

亚布力赛区的场地都是露天户外,安保人员需要不分昼夜、长时间高频次地巡逻值守,并且随时应对突发事件,因此堪称是整个亚冬会最需要「保暖」的岗位。361°在设计安保人员服装时,结合岗位特点及穿着场景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



以羽绒服为例,配色选择了国际通用的「安保色」黑色,稳重庄严且易于快速识别身份。服装用料从触感上就非常「厚实」:外层采用了防风、防水、透湿面料,中间层以无缝充绒工艺加入拒水羽绒,里布采用了具有锁温保暖功能的石墨烯科技。另外还有许多「防风」小细节,比如领口处的超大护颈结构以及防风袖口等。另外,对讲机挂条、多功能挂环、防水拉链口袋等可以满足了物品收纳需求,加大加厚的帽型还可以适配內戴头盔的场景。






上身361°的安保人员服装,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苏临飞:最大的体验就是保暖效果非常好!我们平时在派出所工作,冬天出外勤要套很多层衣服,这次参与亚冬会上身了361°的羽绒服,感觉这一件大衣就足够暖和了。

魏佩奇:东北的冬天不但冷,风还大,穿衣服一定要防风,这件羽绒服设计非常到位,领口做得很大很厚实,完全感觉不到钻风,配发的手套裤子也厚实,让我们在赛区里长时间站岗或巡逻都感觉很安心。

齐霁:我感觉这套衣服做得很帅气,同时也加入了很多功能性的设计,比如对讲机的挂条,还有内外侧口袋方便我们装一些工作物品。亚冬会结束之后,我也会在平时经常穿它。



沿亚布力赛区一路向上,山地媒体中心就设于半山腰处紧邻赛场。步入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公共媒体工作区,一面大屏幕墙以「九宫格」实时显示各个场地的直播画面,大堂整齐摆放着80多张办公桌椅,赛时这里将成为亚布力赛区的「注册媒体大本营」。而早在1月初,亚布力山地媒体中心就已经进入试运行阶段——在这里,我们拜访了担任融媒推广组长的魏卓然。


魏卓然是「00后」的哈尔滨姑娘,虽然年纪轻轻,但已是最早参与这届亚冬会筹办的「元老级」工作者:2023年哈尔滨申办亚冬会成功,在哈尔滨广播电视台从事编导工作的她主动请缨加入亚冬会的媒体运营团队,负责赛事官方新媒体的运营。对于迎来本命年的她来说,这届亚冬会更成了最有意义的高难度考验。



亚布力雪上赛区承担3大项、6个分项的雪上项目竞赛,官方媒体的信息发布量很大,这也要求团队成员们都能够「采编播」一条龙:从选题策划到采访拍摄,再到剪辑成片,最后平台发布,都可以独当一面。魏卓然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工作日常:一大早就扛着摄像器材徒步登山,在冰天雪地里完成拍摄后,再回到媒体工作间进行素材整理和后期剪辑。



像魏卓然这样需要频繁在室内或户外,以及不同天气条件下切换的赛会工作人员还有很多。361°也针对这样的穿衣场景为他们打造了全天候科技叠穿系统。该系统由速干舒适基础层、保暖锁温中间层、以及防风防水外层的单品组成,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既无惧户外严寒、也不会在室内感觉闷热,从容自如地通过增减衣物来调节适宜的体感温度。



拍摄雪上项目的比赛有哪些难点?

魏卓然:一是器材和人一样都要「保暖」,相机冻久了电池容易掉电,突然会到室内镜头又容易上霜,另外就是雪上项目的很多拍摄机位,下缆车后距离赛道还有一段距离,我们有时只能带着器材徒步爬上去。

361°的工作人员服装有哪些设计打动你?

魏卓然首先就是给我们提供了多层叠穿的穿搭选择,方便我们随时穿脱调节体温。再就是服装的收纳功能做得非常好,就以羽绒服为例,外口袋特别大,甚至可以塞进去一个平板电脑,平时我们拍摄时的镜头盖、电池都可以随手放进去,内侧的拉链口袋可以放一些不常用的证件等。


前往亚布力赛区与当地的志愿者、安保人员等交流,让我们直观感受到361°亚冬会官方服饰如何实现了设计美学和户外机能的完美结合。在结束了亚布力的「探营」后,我们又回到了哈尔滨,探访了361°在松花江冰雪嘉年华上打造的「热雪补给站」主题快闪店。


在银装素裹的松花江面上,暖色调「雪块堡垒」的快闪店格外醒目,尤其顶部的「火炬手」形象,仿佛是在号召着四面八方的人们在哈尔滨开启一段「热雪」旅程。步入快闪店内,可以看到此次亚冬会的全部官方运动服饰。现场还有诸多互动游戏环节,让人们在沉浸式体验的同时,也对即将到来的亚冬会增添了更多的期待。

现场打卡的达人

361°首次携手亚冬会推出官方运动服饰,不仅为本届赛事增添了许多的靓丽看点,对于未来的体育赛事和运动服装行业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是将大型冬季赛事的官方服饰标准提升到了新高度。纵观往届亚冬会,几乎未出现过以矩阵式呈现、个性化设计的官方服饰系列,更勿论以此彰显赛事举办地的地方文化与特色美学。作为从2010年广州亚运会到2026年爱知·名古屋亚运会,连续五届鼎力支持亚运会的运动品牌,361°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大赛经验,本次首度携手亚冬会更像是一次自然而然的厚积薄发:从针对7大群体推出了百余款设计方案,到反复修改优化淘汰,最终遴选出数量多、品类全、设计新的系列大作,将冬季赛事的官方服饰的设计标准提升到了新高度。


二是拓展了中国品牌在户外服饰领域的发展路径。近年来,以羽绒服为代表的冬季户外服饰,成为了国内外各大运动品牌角逐的焦点。361°在冬季户外服饰领域上则注重「以人为本」,在细节之处下真功夫。在亚冬会官方运动服饰的设计中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面料科技,同时也不吝于在版型设计上求精求细,在我们的采访中就能发现,一线工作者在实际穿着中都能体会到设计师的种种巧思,并给出积极正面的反馈。361°在这方面的成功探索也为中国品牌在户外服饰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





三是加速冬季服装的运动化与时尚化变革。新一代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正在深刻影响着服装行业。根据京东发布的《2023保暖服饰消费观察》,90、00后已成为羽绒服和棉服等冬季服装消费增长的主力人群。随着冰雪运动的普及和流行,兼顾了冰雪运动与休闲生活的运动羽绒服获得年轻人青睐,推动了冬季运动服装进一步取代传统冬装的流行趋势。361°亚冬会官方运动服饰既符合大赛期间的穿衣规范,又能在赛事结束后成为伴随一生的冬装单品,可谓是顺应这一趋势,更为冬季服装的运动化、时尚化变革添了一把火。



展望未来,相信361°将以此次2025亚冬会为契机,奠定其在冰雪体育事业中的坚实地位,并持续深耕冬季运动服饰领域,激励更多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共同享受冰雪带来的乐趣与激情。

采访 / Marvin

摄影 / 宇宙

设计 / 16sister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