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跟弘愿老禅师在微信中说,有时候我喜欢读一读《黄帝内经》,如果人的气血不足,适合独处。很多人活得不好、活得不长,都是内卷内耗害的,经常压抑或生气,就会耗费掉能量,生病遭殃。独居,专注于自身,气血和畅,省心养心。
养心,能够提升静力,静力可以维持生命内外的平衡。虚云长老说,你做再多有漏的功德,不如静坐,静坐法,脱离烦尘,使人身心安泰,自性圆明。法华经云:“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
独处、静坐,贵在静处。不一定非要四平八稳地打坐,高人躺着也能入定,甚至行走坐卧皆能静如止水。求得心灵的平静,随时随地都可以进入高深的禅境。只需一个简单心法,深呼吸念佛号,让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放松下来,感受其中的自在与喜悦。




专注呼吸或走佛号,让所有思绪都随风飘散,一旦心思飘走,就把它轻轻地拉回到呼吸或佛号上,这样持续一会儿,就会感到内心的平静,再来感受身体的每一个部位,从头到脚慢慢觉察。
如果哪里不舒服或紧张,就用深呼吸或佛号去舒缓、去放松,消除所有的界限感,让自己与周遭环境一体,最后内观自己的心理状态,有杂念或情绪波动,不要抗拒,也不要执着,只需接纳一切,静静地去观察,让它们自然消散就好。
这时,你会感到自己与世界没有对立,只有和谐一体。每天有这样的静处时光,一切都会非常美好!
弘愿老禅师闻言,微笑颔首,心中泛起层层涟漪。他说,这世间纷扰,犹如春日柳絮,看似轻盈,实则易迷人眼。独居非避世,而是于喧嚣中觅得一片净土,让心灵得以休憩,气血得以滋养。正如山间清泉,静水深流,方能映照万物,明心见性。
静坐,非形式所拘,实乃心之归处。不论身处何方,心怀慈悲,念一句阿弥陀佛,便是最方便的修行。那呼吸间,仿佛有千万朵莲花次第开放,每一朵都承载着过往云烟,每一瓣都诉说着放下与超脱。




生活,本就是一场修行,无需刻意寻找远方。心有静处,便是桃源。我们在这红尘中打滚,难免沾染尘埃,但只要心中有光,便能照亮前行的路。那光,是内心的平和,是对生活的热爱,是对自己的宽容。
弘愿老禅师轻抚长髯,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说,人生如茶,需慢慢品味,方能知其味。独处养心,便是那泡茶的水,温润而泽,让生命之茶愈发醇厚。让我们在这浮躁的世界中,学会独处,学会静心,让心灵在静谧中得到升华,提升静力,让生活因静美而愈加绚烂多彩。
独处养心,岁月静好。阿弥低眉念道:阿弥陀佛!六时吉祥!阿观自在,日日好日!行善积德,越来越好!南无阿弥陀佛,一切变得越来越好!但愿一切如你所愿!摩诃般若波罗蜜多!阿观自在,菩提萨婆诃!阿观自在,南无观音观自在菩萨!………
(李松阳2025公历0207《非常财富》第02810篇 阿弥闻道第970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