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周坤

巍巍大别山,绵延八百里。红绿蓝三色交融,“革命摇篮”与5A景区相映成趣,是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县独特的旅游标签。

如何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发展的胜势?2月5日,农历蛇年上班第一天,金寨县召开“新春第一会”给出了答案。

今年的“新春第一会”,金寨县把主题定为“抓全域旅游、促乡村振兴”。

会上,金寨县委书记张涧坦言:“这为全县全域旅游三年提升行动拉开序幕。并且邀请了行业专家、重点景区、文旅协会、经营主体等共同参加,规格之高、分量之重,对于金寨旅游工作来说,是前所未有的。”


金寨县“新春第一会”现场。金寨县委宣传部供图

为什么是全域旅游?

金寨拥有必须这么做的理由。

金寨县是安徽省面积最大的山区县、库区县、老区县,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实现产业振兴。而旅游业综合性强、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受益面广、发展潜力大,把旅游业作为牵引性抓手,有助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推进和整体提升。

金寨拥有必须这么做的基础。

金寨县现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景区8个、3A级景区6个,总量位居六安市第一。

“有了如此禀赋,如今金寨面临长三角一体化、新时代大别山革命老区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合六同城化等重大发展机遇,推动旅游富民强县潜力巨大、其时已至。”会议指出,“要着力将旅游业打造成为富民强县的幸福产业。”

在此背景下,“新春第一会”围绕“全域旅游”一词,依次铺开。

打造全域旅游,金寨县的第一步,是布局“五个片区”。

在会上,金寨县明确以区域协同方式推进打造“一寨(全季全业态大天堂寨片区)”“一城(景城一体化梅山片区)”“一村(红绿交融大湾片区)”“一镇(红色基因传承汤家汇片区)”“一谷(茶旅度假西茶谷片区)”,制定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和项目清单,实现旅游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和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提升。


俯瞰金寨县梅山水库。金寨县委宣传部供图

金寨县打造全域旅游,还突出一个“融”字。

此次大会上,金寨县提出要在业态上融合,树立“大文旅”理念,把旅游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各个业态、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衔接起来。要在项目上融合,从2025年到2027年,金寨县委、县政府每年谋划一批重点项目来牵引全域旅游发展。

此外,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资金为主体的融资体系;将全县境内重点旅游资源纳入文旅产业发展公司资产;着力培育一批基层旅游人才队伍;形成上下贯通、部门联动、全面参与的工作机制……

会上明确的一个个举措,释放了一个重要的信号,亦可认为表明了一种必然的决心:让全域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开年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实干。言及“实干”,张涧的阐述朴实而生动。

“针对不同的年龄群体,推出亲子游、青少年游和银发游精品线路,并发布至文旅公众号以及各自媒体进行推送,让不同游客群体到金寨对‘去哪玩、玩什么、怎么玩’一目了然。”

“通过以资金、土地、无形资产等参股入股等方式,吸引并撬动社会资源资本,使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合理有序开发利用。”

通过精品线路、重点景区、龙头牵引等多个举措,三年后的金寨旅游是这样的:

一是旅游基础设施的全面提升。形成几条成熟的县域旅游精品线路;二是旅游市场规模的全面提升。旅游综合收入实现每年10%以上递增;三是带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提升。为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县提供坚实支撑。

当红绿蓝交融掀起“新热潮”、全域旅游打造“新引擎”,金寨县必将实现村村有看点、处处皆景点,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有力助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