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开阳县聚焦文旅市场、消费领域等重点,精心策划各类文旅活动,推出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扎实抓好文化旅游行业市场管理工作,让群众尽享文化盛宴、游客乐游美丽乡村,“花式”迎新春,感受“别样”年味,呈现喜庆、热闹、祥和的景象。
春节前夕,金蛇闹春·福满开阳——“开阳人爱开阳”群众大联欢文明实践活动在县体育馆举行,歌曲、舞蹈、京剧、快板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为全县人民献上一场精彩纷呈、饱含深情的文化盛宴,共迎新春。“此次开阳春节联欢晚会举办得特别成功,舞台搭建、舞美、灯光都做得特别漂亮,观众也很给力,现场氛围营造得特别棒。”参演人员李永凤告诉记者。
在花梨镇新山村,富有地域民俗特色的高台舞狮表演吸引了众多群众前来观看,两只狮子在高台上翻腾跳跃,时而嬉戏玩耍,时而勇猛威武,舞狮演员精湛的技艺和生动的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好球!”“快防住!”大年初一,一场别开生面的“村BA”篮球赛在冯三镇开赛,球员们在场上你追我赶,频繁突破、上篮、投篮;场下观众热情澎湃,加油声、欢呼声连绵不断。据悉,此次比赛是冯三镇春节期间的文体活动之一,共汇集了12支球队、138名球员参赛。
正月初二,开阳县南龙乡2025年“闹花灯·贺新春”花灯汇演活动在田坎村举办。演出过程中,亲切自然的本地方言,韵味十足的戏曲唱腔,美妙绝伦的花灯折扇和手帕舞蹈等,让台下观众感受到了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开阳花灯戏的艺术文化魅力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此外,春季期间,龙水乡、宅吉乡、龙岗镇等乡镇相继举办篮球比赛、非遗展演、花灯巡游等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为群众献上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大餐。
寄情山水、放松身心,是现在许多城市居民旅游的一大选择。近年来,开阳县依托气候资源、临江沿河、水东文化、民族特色、旅游康养等优势,以“候鸟式”民宿、工业民宿为基础,打造民宿产业和旅居新业态。
春节期间,南江乡龙广村河湾组姚红芬家的联排三层民宿得到了许多游客的青睐。龙广村风景秀丽,一年四季都吸引很多游客前来游玩,春节前就有不少老顾客提前打来电话向姚红芬预订房间。“每年都有好多客人问我家有没有开民宿,去年我们就把家里的房间全部重新装修,开始做民宿,客人络绎不绝。”
今年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开阳县各景区在推出观光游览、休闲康养、极限挑战等旅游产品的同时,持续注入非遗元素,不断创新旅游体验方式,实现了“非遗+旅游”的深度融合。白马峪温泉、水东乡舍等景区景点、民宿客栈相继开展“迎春接福·乡舍同庆”“非遗闹春”“财源滚滚”等活动,游客聚在一起包饺子、打糍粑,尝试“火锅+温泉”,亲手制作非遗产品,在趣味挑战和特色民俗中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假日期间,南江大峡谷、猴耳天坑、白马峪温泉等景区累计接待游客5700余人次,收入同比增长60%。县域内酒店出租率均达60%,其中,希尔雅曼酒店、迪蒙特酒店春节期间入住率达80%以上,充分满足了节日期间游客、返乡人士探亲、过节的住宿需求。为全力保障春节期间旅游安全和市场秩序,节前,开阳县组织召开旅游安全专题会,及时传达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相关精神,围绕旅游领域的消防安全、应急处置、旅游投诉等方面进行重点安排。节日期间,开阳县旅游市场秩序良好,未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和游客重大投诉事件。记者从县文化和旅游局获悉,今年春节,开阳县接待游客53.85万人次,同比增长9.7%,实现旅游收入3.24亿元,同比增长9.8%,文旅领域文化热、年味浓、人气旺,绘就了一幅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新春图景。
来源:开阳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 谢丹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