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蛇年春节,普陀区文化和旅游局认真贯彻落实上海市文旅局、普陀区委区政府各项部署要求,以丰富供给全力打通假日流量入口,吸引海内外游客在普陀区体验首个“非遗”版春节,用文商融合持续赋能,推动全区消费市场扩容、提质。八天长假,普陀区文旅市场活跃繁荣,节日消费持续火爆,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未发生重大安全事件。
普陀区文旅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春节八天假期里全区共接待游客超2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5%。
喜迎首个“非遗”版春节
国潮齐聚“半马苏河”
今年春节是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八天长假,赏非遗、逛市集、品美食等具有浓郁国潮国风味的体验活动成为前来普陀区市民游客假日出游新风尚。为此,普陀区文旅局以“乐游上海过大年——品一碗人间烟火”为主题,在全区推出了30多项假日文旅活动,为新一年的普陀区文旅消费市场带来了新气象、迎来了开门红。据统计,全区各景点、文博场馆累计接待游客近2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5%。
在苏州河长风公园码头、西康路码头、梦清园码头、昌化路码头以及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等五处点位,五条以中国红主色调、传统汉服着装,取名为“福禄寿禧财”的蛇形装置吸引了众多游客拍照打卡。春节期间,普陀区节庆活动突出“水岸联动”,表现亮眼。首次登场的盲盒航班、魔术航班和脱口秀航班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奇幻与欢乐交织的视听盛宴。假期8天共开出航班400班,累计接待游客超3000人次。
全区各大文化场馆供给足
活动亮点纷呈
春节期间,普陀区各大公共文化场馆也是活动丰富,书香浓厚,艺术多元,人气满满。
在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顾正红纪念馆、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等场馆联合推出了“声韵灵蛇跃新春-半马苏河新春奇妙游”活动。市民游客在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录制个人祝福,定制独一无二的“有声明信片”,在顾正红纪念馆和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猜解萌趣灯谜,体验传统文化魅力。以普陀区区域特色地标建筑为灵感的上海普陀文旅非遗剪纸贺岁视频,在除夕当日全网首发,单视频全网播放量超300万。
普陀区图书馆举办了“蛇年新岁•悦读迎春”春节主题创意体验活动、“温暖的友情-巴金与友朋往来手札展”“求索•启蒙•逐光”普陀区图书馆藏民国辞书专题展,参与人次超6000人,同比增长超20%。
普陀区文化馆则把新春活动延伸到了云端,“祥蛇纳吉·艺起苏河”2025年普陀区云上过大年新春活动专题、书法艺术展示、岁朝插花艺术展示等新春活动齐上线,市民游客不出家门即可在手机上感受浓浓年味。
文商旅融合赋能
让文旅流量变成商业“增量”
围绕文旅商体展联动,普陀区各大文旅商综合体、运动休闲场所聚焦文商旅融合,积极营造新春假日消费氛围,组织推出系列新春活动,丰富春节消费体验,满足市民游客多样化、高品位的文旅消费新需求。
天安千树以“蛇来运转,八方来财”打造了一系列非遗中国年主题活动,传统武术、舞狮、杂技等精彩民俗活动轮番上演,市民游客近距离感受各地民风民俗及非遗活动;环球港推出非遗拓印画、三星堆沉浸式光影艺术展、上新了故宫等“喜乐新春精彩造物”新春主题活动;上海真如环宇城MAX举办醒狮送福、新年市集等众多民俗活动;书法名家挥毫送“福”、瑞狮起舞、财神巡游、引入全国首个沉浸式动物互动展“卡通尼探险乐园”……百联中环购物广场打造了一场集消费、文化、娱乐于一体的新春盛宴。
一揽子文旅活动吸引了全市游客纷至沓来,文化流量变成了真金白银的商业“增量”。今年春节期间不少文商旅综合体都销售额快速增长。
春节假期里《哪吒》《封神》等佳片云集,电影院市场迎来了井喷,不少市民选择和家人朋友一同前来观影度过新春佳节。普陀区不少热门影院内部分热门电影几乎场场爆满,甚至“一票难求”。为应对观影高峰,各大影院增加了放映场次,并加派人手维持秩序,引导观众有序入场和退场,保障观影体验。今年的大年初一至初七,全区影院总票房约1340万元,对比去年同期增长17%。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中国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后的首个春节长假,外国游客来华的热情愈发高涨。据统计,普陀全区中大型宾馆酒店接待外国游客同比去年春节假期增长超4成。
加强监管
市民游客共享平安中国年
为保障文旅行业安全有序运行,在上海市文旅局和普陀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要求下,普陀区文旅局全力做好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指导、督促全区文旅经营单位做好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提醒市民游客强化自身出游安全防范。节日期间普陀区文旅局共出动检查人员60余人次,实地检查单位共计80余家次,对发现的各类隐患问题均督促场所及时整改。
整个春节假期,全区文旅市场运行安全平稳,市民游客度过了一个祥和喜庆的春节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