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德勒,项医生,非常感谢您给我带来的健康”。央金阿姨轻轻地将洁白的哈达挂在项伟艳的脖子上,然后双手合十再次说了一声“谢谢”。
60多岁的央金阿姨来自西藏,2024年1月,正逢过年前,她在上海探亲,因体感不适,时有便血,到仁济宝山分院外科就诊。外科医生检查后建议央金阿姨进行肠镜检查,确认出血“元凶”。心急的央金阿姨听取了医生建议,在医院做了肠镜检查。恰巧为其检查的医生是消化内科的项伟艳。看到央金阿姨肠内情况后,她耐心地告知央金阿姨其肠内多发息肉,大小约为2cm,有癌变的可能性,希望央金阿姨能及时接受进一步治疗。听到项医生对病情的介绍,央金阿姨迟疑了,正逢春节前夕,是先做治疗还是回家过年,央金阿姨思考过后,选择了回家。一直盼着央金阿姨早日解决“心腹之患”的项医生,这一盼就是整整一年。
2025年1月,再次来到上海探亲的央金阿姨,心中一直惦记着自己的“息肉”,脑海里回响着项医生的叮嘱,她下定了决心要彻底解决“息肉”。因此,她再次找到了项医生,希望能够帮忙解决她的“心腹之患”。为了确认息肉的大小和性质有无变化,项医生为央金阿姨做了肠镜,发现息肉由原来2CM已长至3.5-4CM,病理检测已癌变,但庆幸的是处于癌早期。经家属同意后,项医生果断地“处决”清理了病变的组织。术后,央金阿姨状态恢复得非常迅速,在项医生和医务人员的“监管”下,每天她都会在病房内进行康复运动,央金阿姨开心地说:“手术前心情非常焦虑,如同等待开盲盒的心情,不知道息肉是好的还是坏的,项医生给我做了之后,现在没了,全身轻松了,真的要感谢项医生,感谢这样负责的好医生”。
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央金阿姨在出院前找到了项伟艳医生,于是发生了开头的一幕。央金阿姨为项医生戴上哈达,用手轻轻地捋了捋哈达,她说:“哈达,表达了我对你们医务人员的感激和尊敬,你们带给我的不仅是希望,更是信心和力量。”
第一次收到如此“珍贵礼物”的项医生眼里满是欢喜和期盼,她说:“日常医院开展息肉手术是比较普遍的,但作为医生不光要考虑手术,还需要顾及患者的想法和顾虑,所以术前充分沟通和交流非常重要,不是简单的走走流程,而是医患之间建立信任的重要环节,要让患者对手术过程、风险以及术后恢复有清晰的了解。”
“洁白哈达传藏沪,医患深情映心湖。跨越山河情更浓,共筑健康梦无数。”这句话寓意着医患之间的情谊如同洁白的哈达,纯净而真挚。
正如项医生所说,医疗不仅是科学和技术的应用,更是一门人文艺术。医生应当以患者为中心,用心倾听他们的声音,用爱去感受他们的痛楚,用专业去消除他们的病痛,用真诚去赢得他们的信任。这样的医患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共筑健康梦无数”的美好愿景。
总投资超千亿元项目集中落地、开工!宝山区“开年第一会”,聚力打造适应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营商环境
用生态网络串联城市生活,“美丽城区”的幸福密码藏在这片湖!
解锁20分钟“精神快充”,快来宝山这座公园治愈一下吧~
通讯员:李隐峰
编辑:宋鸽
资料:宝山卫生健康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