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2月6日消息《哪吒2》超越《长津湖》,中国影史票房冠军易主,《哪吒2》创造历史!

据猫眼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月6日12时,今年春节档爆火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下称《哪吒2》)票房达57.8亿元,已经超越《长津湖》,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影片。

在《哪吒2》问世之前,我国影史票房冠军是2021年9月30日国庆档上映的《长津湖》。该片最终票房57.75亿元,此外《战狼2》《你好,李焕英》分别以56.94亿元、54.13亿元的票房紧随其后。


如今这一格局被打破,《哪吒2》仅用时不到9天便刷新了《长津湖》的影史记录。从大年初二到初七,票房连续6天爆发,并创下首映日票房冠军、人次冠军等多项纪录。其中1月31日《哪吒2》单日总票房超6.1亿元,成为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上第三部单日票房破6亿的影片。甚至在春节档档期结束后的2月5日,《哪吒2》单日票房仍然突破6亿元,超过《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首日票房,成为中国影史工作日单日票房冠军。

目前《哪吒2》票房仍然在快速上升中,灯塔、猫眼两大平台AI给出的该片最终票房预测数据不断走高, 2月1日据灯塔专业版《哪吒之魔童闹海》预测总票房61.16亿元,猫眼专业版则预测哪吒2总票房或超67.4亿元,目前两大平台最新预测,该片最新票房将超过94亿元,有望继续刷新国内影史票房冠军纪录。

光线传媒赚的盆满钵满

《哪吒2》的出品方包括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光线传媒、光线影业、成都自在境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及光线影业旗下北京彩条屋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哪吒2》主投主控方,光线传媒将获得约40%的票房分账。

2月5日晚间,光线传媒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子公司出品、发行的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自2025年1月29日上映以来,截至2月4日,累计票房收入约为人民币48.40亿元,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50%。公司来源于该影片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人民币9.50亿元至10.10亿元。

公告指出,该影片正在热映中,最终票房收入以中国大陆地区各电影院线正式确认的结算单为准。同时,该影片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版权销售收入及海外地区的发行收入等尚未结算。票房收入等营业收入与公司实际可确认的营业收入可能会存在差异。

此外,光线能从《哪吒2》获得的不仅仅是票房收入,还有相关IP衍生产品所带来的授权销售收入,而这些收入尚未结算。光线传媒近日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哪吒2》已经规划并陆续推出品类丰富、价格区间较广的衍生产品,包括潮玩、手办、雕像、卡牌、文具、食玩、徽章、立牌、出版物、毛绒产品、生活用品等。

春节期间,泡泡玛特、万代南梦宫推出的哪吒、敖丙相关联名产品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引发抢购热潮。其中,泡泡玛特1月30日上线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天生羁绊系列”手办盲盒很快便官方售罄,千岛闪购平台的参考价格显示,该系列整盒价格已经涨至719.8元,原价为552元/盒(8个,69元/个),其中隐藏款-敖丙版哪吒涨至697元。

此前,FunCrazy×《哪吒之魔童闹海》已上线手办众筹,涵盖哪吒、敖丙、敖光及灵珠版哪吒等人气角色。截至2月6日上午,实时众筹金额已突破1500万元。其中,敖光手办单款销量突破万件,包含敖光在内的368元、560元、1938元档第一批众筹火速售罄。

春节档百亿票房背后有人却暴亏

国家电影局2月5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2025年春节档电影票房为95.10亿元,观影人次为1.87亿,创造了新的春节档票房和观影人次纪录。截至2月6日中午,春节档上映新片总票房已经突破107亿元。

在春节档爆棚的同时,背后的A股上市公司股价却表现分化。此次蛇年春节档背后涉及光线传媒、万达电影、幸福蓝海、北京文化、中国电影、博纳影业等多家上市公司。光线传媒主投主控《哪吒2》,万达电影主投、幸福蓝海参投《唐探1900》,北京文化出品《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博纳影业出品了《蛟龙行动》

但是票房影响之下,A股影视传媒板块走势两极分化。2月5日,光线传媒股价20%涨停,截至收盘封单超过14万手。2月6日,光线传媒股价再度逼近涨停。


浙商证券分析称,《哪吒2》的主投方为光线传媒,一般主投方投资占比约40%以上,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哪吒2》出品方有5家,其中四家为公司本身或参投公司,因此按70%估算,扣除院线票房分成等,若最终票房为70亿元,则公司有望获得19.3亿元营收,考虑部分制作成本前期已摊销,2025年一季度的利润水平有望大幅提升,但又考虑到宣发费用等在当季产生,结合前作《哪吒魔童降临》的情况,预计2025年一季度公司利润水平有望超12亿元。

而博纳影业出品的《蛟龙行动》票房遭遇滑铁卢,其票房在春节档上映的影片中排在末尾。其主投主控电影《蛟龙行动》春节档票房约为3亿元,预计总票房4亿元左右,远低于前作《红海行动》的36.52亿元。受此影响,2月5日博纳影业跌停,6日又再度跌超6%。


在2023年年报中,博纳影业将《蛟龙行动》描述为“备受期待的重磅IP续作”。影片票房失利的背景下,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激动的在朋友圈向“黑水军开炮”,称豆瓣这两年成为很多不理性粉丝相互攻击的聚集地,表示《无名》在上映第一天就遭遇几万个一星差评,《蛟龙行动》再度遇到这种情况。于冬同时呼吁广大观众发出真实声音,称“《蛟龙行动》,绝不撤档”。

此外,北京文化、中国电影、横店影视、金逸影视等走势也不尽如人意。其中北京文化在2月5日一字跌停之后,6日又再度跌停,截至发稿下跌5.87%。


北京文化是《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的出品方,春节档期间,该影片票房9.98亿元,猫眼、灯塔预计最终票房分别为11.75亿元、12.64亿元,远低于前作《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的26.36亿元。豆瓣6.1的评分,亦远低于前作的7.7。

而《封神》三部曲素以成本高昂闻名。作为影片主要出品方北京文化前董事长的宋歌,2017年5月,在北京召开电影首场发布会时,就曾透露投资总额将达到30亿元。此后,宋歌还表达了对《封神》三部曲“100亿票房及格”的厚望。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1月25日北京文化发布业绩预告提到预计2024年亏损1.35亿元至1.98亿元,对于亏损原因,北京文化给出的解释是“因《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的档期安排,电影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但是如今被寄予厚望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并没有力挽狂澜。

在拿下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后,长周期精品制作的《哪吒2》倒逼影业朝着工业化、长周期的精品制作方向发展,而《哪吒2》的票房极限究竟在哪,让我们继续关注。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大江大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