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Metformin)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具有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控制体重等多重作用。由于其疗效显著、价格低廉且安全性较高,二甲双胍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目前仍然是2型糖尿病患者初治的一线用药之一。
然而,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需要科学用药,以确保疗效最大化并减少不良反应。本文将和大家系统探讨天天服用二甲双胍时需要牢记的“3要3不要”,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糖尿病和健康。
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肝脏糖异生,减少肝脏葡萄糖输出,同时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此外,二甲双胍还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脂,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体重。这些特性使其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然而,长期使用二甲双胍需要注意以下“3要3不要”。
1要:要定期监测肾功能
二甲双胍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因此肾功能状态直接影响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尽管二甲双胍本身不会直接损害肾脏,但肾功能不全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加乳酸酸中毒的风险。
乳酸酸中毒是二甲双胍治疗中的一种罕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病死率较高。研究表明,乳酸酸中毒的发生率约为每10万人中3-10例,但这一风险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显著增加。
为了确保用药安全,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期间应定期监测肾功能,尤其是老年患者或合并肾脏疾病的患者。建议每3-6个月检查一次血清肌酐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
如果eGFR低于30 mL/min/1.73m²,应立即停用二甲双胍;如果eGFR在30-45 mL/min/1.73m²之间,需评估病情,谨慎使用;如果eGFR高于45 mL/min/1.73m²,可以正常用药,但仍需定期监测。
此外,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过程中,如果出现乏力、恶心、呕吐、腹痛或呼吸急促等症状,需警惕乳酸酸中毒的可能性,并立即就医。
2要:要关注维生素B12水平
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可能导致维生素B12缺乏,这是由于二甲双胍可能影响小肠对维生素B12的吸收。研究显示,长期使用二甲双胍的患者中,约有10%-30%会出现维生素B12水平降低,而维生素B12缺乏可能导致贫血、周围神经病变和认知功能下降等问题。
为了避免维生素B12缺乏带来的不良影响,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期间应定期监测维生素B12水平,尤其是长期服药(超过4年)或出现相关症状(如乏力、手脚麻木、记忆力减退)的患者。
建议每年检查一次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如果发现缺乏,可以通过口服或肌肉注射维生素B12补充剂进行治疗。
3要: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甲双胍虽然能有效降低血糖,但并不能替代健康的生活方式。研究表明,结合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体重管理,可以显著增强二甲双胍的疗效,并进一步降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风险。
在饮食方面,患者应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避免高糖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的比例。此外,建议患者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暴饮暴食,以保持稳定的血糖水平。
在运动方面,规律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增强葡萄糖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建议患者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并结合适当的力量训练。
在体重管理方面,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减重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和胰岛素敏感性。研究表明,体重减轻5%-10%可以显著改善血糖水平和代谢指标。因此,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的同时,应积极控制体重,达到并维持健康的体重范围。
1不要:不要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
二甲双胍需要长期服用才能发挥稳定的降糖效果。一些患者在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后,可能会自行停药或减少剂量,这种做法不仅可能导致血糖反弹,还会增加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此外,二甲双胍的作用并非仅局限于降糖,它还具有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控制体重和降低心血管风险等多重益处。因此,即使患者的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继续服药。
建议患者严格遵循既定的用药方案,不要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如果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应咨询医生,并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和病情变化进行科学调整。
2不要:不要忽视药物相互作用
二甲双胍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影响其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风险。某些药物可能间接影响二甲双胍的代谢:
- 造影剂:含碘造影剂可加重肾脏负担,增加乳酸性酸中毒风险;
- 利尿剂和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能加重肾功能损伤;
- β受体阻滞剂:潜在掩盖低血糖症状。
为了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不良影响,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期间,如需使用其他药物,应告知医生或药师,并根据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3不要:不要忽视定期随访
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需要定期随访,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随访内容包括血糖水平、肾功能、维生素B12水平等。通过定期随访,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确保用药安全。
建议患者每3-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功能和维生素B12水平。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由于肝肾功能可能下降,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服用二甲双胍时需谨慎。此外,老年患者更容易出现维生素B12缺乏和乳酸酸中毒的风险。
建议老年患者从低剂量开始,并密切监测肾功能和维生素B12水平。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采取相应治疗。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服用二甲双胍时,药物代谢和排泄可能受到影响,增加不良反应风险。特别是肾功能不全患者,需特别注意乳酸酸中毒的可能性。
建议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并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如果eGFR低于30 mL/min/1.73m²,应立即停用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的使用尚存在争议,需权衡利弊后谨慎使用。虽然一些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对孕妇和胎儿相对安全,但仍需更多临床数据支持。建议计划怀孕、已怀孕或哺乳期的女性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治疗方案。
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基石药物,长期服用可以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风险。然而,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需牢记“3要3不要”的用药原则,通过科学用药和健康管理,患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二甲双胍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全面改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