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办婚姻有好结果吗?或许,对于民国的大多数人来说是没有的,君不见多少人选择追求自由的爱情,选择抛弃自己的糟糠之妻,然而,对于李大钊而言,却是真正意义上的从一而终。



李大钊10岁时,遵从家人的决定,迎娶了本村比自己大6岁的赵纫兰。

婚礼的流程李大钊已经记不清楚了,他就如同提线木偶般完成了全程,倒是在洞房时,他用手中的秤杆挑起了新娘头上的红绸子盖头,迎着比自己高一头的赵纫兰那羞涩的目光,李大钊暗自记了一辈子。

赵纫兰进门后,一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李大钊在外求学,赵纫兰独自一人支撑起贫寒的家庭,天天五更起床,随后辛苦地操劳,但是,爷爷的身体越来越弱,终于,在两年后的一个下午,老人走到了弥留之际,当时,守在老爷子身边的就是赵纫兰,老爷子在遗憾中离世。



后来两人的孩子相继出生,按理说,李大钊应该扛起家庭的重担,但是,他的心里明白,等待他的不是小家,而是大家,他要让千千万万的家庭得到圆满。

于是,李大钊放弃了天伦之乐,并说服妻子继续支撑家门,而他自己则走上了背井离乡,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李大钊离开时,赵纫兰叮嘱丈夫:“什么也别说了,你只管放心地去吧,家里的事,我都会料理好的......”

为了民族解放大业,李大钊想要继续求学深造,但是手里没有多少可以支使的钱财,导致寸步难行。



东乡的宋举人倒是看上了李大钊的才能,还愿意出钱供他上学,但是,他的目的是将李大钊培养成统治阶级的奴才,李大钊断然拒绝。

为了让丈夫继续深造,赵纫兰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金银首饰,将其典当凑足了费用,李大钊继续远行,接受新思想的洗礼,赵纫兰留下来无怨无悔地照顾家里。

李大钊去了日本没多久,他的小儿子就因为染上天花而夭折,此时李大钊远在异国他乡,赵纫兰独自一人承受噩耗。



1916年,李大钊学成归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骨干。

次年,赵纫兰积劳成疾,李大钊得知此事后迅速赶回老家,侍奉在侧,一直到妻子病愈,他才回到北京,只是,他始终惦记着妻儿,后来在章士钊的推荐下,李大钊拥有了稳定的工作,一家人总算团聚。

早在选择革命的那一刻,李大钊就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1927年4月6日,李大钊再次被捕入狱。在狱中,李大钊受尽了严刑拷打,却始终没有透露一丝秘密。



4月28日,李大钊牺牲,年仅38岁。

李大钊牺牲后,为了躲避敌人的迫害,赵纫兰带着身边的儿女回到了故乡,一晃六年过去了,为了和党取得联系,照顾好尚未成年的儿女,赵纫兰辞别了故乡,又回到了北京。

当时,李大钊的灵柩还在寺庙里面。

1933年4月,由党秘密组织以及李大钊生前的好友和亲属出面,为他举行了一场公葬,因为连日劳累,再加上出殡时候的惊吓,赵纫兰病倒在床上,一个月后,她被送去协和医院,之后病逝,享年49岁,赵纫兰最后被安葬在了丈夫的身边,两人也算是另一种团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