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过年的,本来该其乐融融,可来自贵阳的张先生,真是一肚子苦水无处诉说。
一月中旬,张先生在手机银行进行转账时,一时疏忽,看错了收款人,把13.8万元错转至前同事的账户。
他赶紧联系前同事,想要追回这笔资金,收款人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也愿意归还,但意想不到的事情又发生了。
由于张先生的前同事房贷已经逾期了两年多,属于严重逾期的状态,这张卡又是其还房贷绑定的账户,资金流向被银行重点监控。
因此,在有资金转入后,银行方面立马收到了预警,并进行了9万多元的强制扣划。
也就是说,前同事的账户里,已经没有13.8万元了,仅剩下4.7万元能退回。
关键是,前同事因资金紧张,压根没有偿还贷款的能力,其他地方也凑不到钱,心有余而力不足。
张先生觉得,这笔资金属于误转,不是前同事的合法收入,银行方面无权进行扣划,应该退回,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
而这样的处理方式,切割前同事与银行的债务,不影响张先生的权益,也是目前能想到的最好办法。
可从银行的角度来看,扣划逾期的款项并无不妥。
银行作为债权人,逾期客户的账户里有资金转入时,确实应该立即拦截,以免错过最佳追讨的时机。
谁也不知道,张先生和前同事之间是否存在债务关系,也许前同事不小心给错了账号,导致资金意外被银行扣划。
为了规避债务纠纷,两个人合谋以转账失误为由,企图把资金要回,也不是不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金钱并非特定物,资金汇入后容易与原有的钱款混淆,变得难以区分。
张先生要想追回属于自己的钱款,应当具体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联系前同事,看看有没有办法。
银行对逾期的客户享有债权,转账发生后,张先生对前同事一样享有债权,但不当得利的债权,并不享有优先受偿权。
如果前同事没有指望,没办法借到或者周转资金,那只有找银行退回扣划的资金,张先生只能先行提起诉讼,
第二,准备充分可信的佐证材料,证明的确是误转。
真要对簿公堂了,银行基于对善意第三人利益的保护,鉴于该钱款并非逾期客户本人的真实合法收入,而是他人不小心错误汇入,应当予以返还。
可这么做的前提是,要张先生能找到充分可信的证据,银行方面才有可能会松口,也不保证官司一定能打赢。
其实张先生的事件还处于个案,收款人能联系上,且有还款意愿,可实际情况不允许完美解决。
最坏的结果,就是银行不退款,前同事慢慢把张先生的债务还清。
还有更多的是,联系不上收款人,或者收款人拒不配合转回,最后都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平添了不少麻烦。
如果银行可以建立类似的转错资金特别处理机制,明确处理流程,也许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纠纷。
最后提醒一下朋友们,不常用的交易对手,在转账完结后,可以把留存的收款信息删除,以免后期又不小心误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