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为楷书四大家之一,但他的行楷最受人喜欢,如果说想学赵孟頫的行楷从哪一本帖入手的话,那么我认为除了洛神赋之外那就是这《归去来兮辞》了。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所创作的一赋名作,赵孟頫曾多次抄写此赋,现如今已知的存世真迹中就有三件,分别藏于上海、湖州和辽宁省的博物馆之中。



陶渊明在《归去来辞》中,直白宣泄着对官场的厌倦,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这般振聋发聩的呐喊,是对自由的热切呼唤,对本心的执着坚守。

赵孟頫从这些文字里,找到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他歆羡陶渊明能毅然决然地辞官归隐,回归田园,过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自在生活,而自己却因种种现实因素,被困于官场,难以脱身。


而赵孟頫出身于宋朝宗室,在南宋灭亡之后入仕元朝,也正是这个举动,也让他背了俗书的外衣。他在复杂的身份转变下,让他在政治漩涡中饱受争议,内心满是矛盾挣扎。

仕途的如履薄冰,让他极度渴望解脱,向往自由随性的生活。而陶渊明的《归去来辞》,恰似一道曙光,照亮了他黯淡纠结的内心世界。


每一次书写《归去来辞》,于赵孟頫而言,都是一次心灵的慰藉,一次对理想生活的深情眺望。他在笔墨的游走间,将自己的无奈、向往、挣扎都倾注其中。

这不仅是书法创作,更是他与陶渊明跨越时空的灵魂对话,是他在喧嚣尘世中寻找宁静与解脱的独特方式。


赵孟頫书写的《归去来辞》用笔极为精妙,起笔、运笔、收笔清晰流畅,毫不拖泥带水。他摒弃复杂技巧,学者易于理解笔路

。如 “悟已往之不谏” 中的 “悟” 字,起笔轻入纸,迅速铺毫,运笔流畅,收笔干净利落,形态优美,富有节奏感。

其用笔外貌圆润,给人柔和温润之感,却又蕴含坚韧筋骨,笔画看似圆润,实则骨力十足,转折恰到好处,线条弹性和张力尽显,点画富有变化又不失沉稳。


其中的结构布白方正谨严,如 “乃瞻衡宇” 的 “宇” 字,宝盖头宽而平,下面的 “于” 字重心居中,结构紧密,比例协调,端庄大气。撇捺舒展,为字增添灵动之美,点画间紧密呼应,前一笔画收笔为下一笔画起笔埋下伏笔,顾盼生姿。


为此我还专门制作了一本在线可随时查看的单字米字格字帖。点击下方小程序进入即可!








赵孟頫的《归去来辞》在书法技法上为后世提供了绝佳范例,用笔和结构都成为后人学习的重要参考。其蕴含的归隐情怀和对自由的向往,深深影响后世文人的精神追求和艺术创作。

声明: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往期好文】点击下方蓝色标题跳转内容详细页面!

超多的书法学习资料,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关注“书画博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