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高山石是寿山石中高山石的一个重要分支,一般指纯黄色的高山石,石质凝腻纯洁如蜜腊、蜜果,品质佳者可与田黄石、都成坑石相媲美,属于山坑石的一种,因产于寿山高山矿脉而得名,它开采历史悠久,早在宋代或宋代之前就已经开始开采,名称一部分直接以矿洞为名,如太极头、鸡母窝高山石等,大部分则根据色泽、纹理和质地的不同特征而取名。
它是寿山石中一种以黄色为主的高品质石材,其色泽鲜艳,质地细腻,被誉为“石中帝王”田黄石的姊妹石,黄色调从浅黄到深黄不等,其色泽或清新淡雅,给人以柔和、明快之感,或浓郁醇厚,极具视觉冲击力,其中以橘皮黄、枇杷黄、桂花黄、蜜黄、杏黄、土黄、棕黄、赭黄等为常见色调,这些颜色因其色泽的纯净度和饱和度而备受爱石之人的青睐。
黄高山石质细腻温润,偶有石筋、石钉等天然痕迹,硬度适中,摩氏硬度通常在2.5至3.5之间,这使得它非常适合雕刻,艺术家们可以根据石材的形状、纹理和颜色分布,巧妙构思,创作出各种精美的作品,如人物、花鸟、山水等传统题材,其因质地略松,所以遇到干燥气候或酷暑时,石质易干燥或迸裂,因此需要经常上油保养,或长年累月摩挲把玩,石性才能变得更稳定,它不宜置于强烈的阳光下,最好用玻璃罩或摆设于橱内,也不宜强光长久照射。
它在寿山石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自明清以来,就备受文人雅士、达官贵人的喜爱,常被制成印章、文房摆件等,成为文化交流和艺术收藏的重要载体,其价格根据石头的大小、品质等因素有所不同,小到几千元,大到数十万元甚至更高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