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我可开心了。种植富硒稻收入18.5万元,比种植普通水稻多收入2.4万余元。”“是啊是啊,今年要扩大种植面积……”2月2日中午,泗洪县车门乡大刘村农民周志永一家喝着年酒,你一言我一语,欢笑声在屋里荡漾。
在泗洪县车门乡大刘村 ,“富硒稻”三个字成为村民们今年春节期间热议的“高频词”。
人们热议“富硒稻”,缘于村里1月22日召开的一场种植“富硒稻”兑现收入和分红补助大会。
当天,村里有66户种植户领取了160多万元收入以及分红补助。“大伙怀里抱着成捆成捆的崭新钞票往回走,真让人羡慕。”村党支部书记代连峰说。
原来,大刘村地处偏僻,一家一户经营农田。由于农田分散,加上种植的是普通的稻麦,年复一年,农民的收入始终没见明显增长。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路径在哪里?村干部经过多次洽谈后,与江苏花宜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初步达成合作种植富硒稻协议。
“双方商定,富硒稻实行订单种植,每斤稻谷保底价1.3元。当市场价高于这个价格时,按照市场价收购。”代连峰介绍说,“利益分配分成两块,一块是保底价分配,另一块是每斤稻谷补助0.2元,作为年终的分红款。”
村民们算了算账,感觉挺划算。“富硒稻和普通水稻产量相差无几。正常情况下,普通水稻亩产量在1500斤左右,市场价每斤1.3元左右,亩效益约2000元。种植富硒稻,年终收益保底价分配大概也是这样的效益。而第二块分配,公司兑现每斤稻谷0.2元分红补助,因此每亩地可以增收300元。”村民代伟说。
很快,大刘村部分农民与村里土地合作社签订了协议,土地合作社又与江苏花宜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协议。稍后,村里和公司联手组织农户着手“小田并大田”,并组织人力机械整理土方,配套沟渠,建设了11000多亩适合机械化作业的高产田。
合作社牵手公司,让这里的农民种田省力又省心。企业统一供种、统一供农资、统一管理、统一收贮销售,从种到收全程托管。如果农民想自己种地,也可以使用公司提供的种子、农资,自己负责田管,秋收后直接出售稻谷给公司。当然,公司在最后算账扣除成本的时候,剔除农民自己管理支出这块机械人力等成本。
“我种了100多亩富硒稻,出售稻谷15万斤,领到了近20万块钱收入。公司同时兑现了每亩两块钱的补助,仅这一项就比种普通大米多收入2万多块钱呢!”大刘村村民马选东高兴地说。
江苏花宜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何热衷牵手农民种植富硒稻?代连峰告诉记者,土地集中连片托管后,可增加有效种植面积13%—15%。此外,农田托管中消费大量农资,他们全部是实行集采,而在扣除成本时是按照市场价核算,这些“潜在”的收入非常可观。
村会计赵艺颖告诉记者,本村村民去年参与种植了2000多亩富硒稻,与种植常规水稻相比,种植户累计增收60多万元。
“实施订单农业,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路径之一。”泗洪县车门乡党委书记立冬冬说,“眼下,我们正在推广大刘村的经营模式,期待给更多的农民带来增收新‘硒’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明泽 通讯员 许昌亮 张小婷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