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正月初十被视为石头的生日,民间亲切地称之为“石头节”,亦或“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动”。这一习俗的起源可追溯至远古时代,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石头具有神秘的力量,能够保佑庄稼丰收、家宅平安。因此,在石头神的生日这一天,人们纷纷举行祭祀仪式,祈求石头神保佑一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最为显著的习俗便是禁止搬动石头和相关的石器,如碾、磨、石臼等,以免触犯庄稼,这一传统背后蕴含着对石头的尊敬与感恩,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在山东郓城等地,还流传着抬石头神的独特习俗,人们精心将瓦罐冻结在石头上,由青年轮流抬着奔跑,若石头不落地,则预示着丰收,这一场景既热闹又充满仪式感,生动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除了石头节,正月初十还被称为“地公日”,是祭祀土地公的日子。土地神作为“社神”,自古以来便受到人们的崇敬与祭祀。从天子到平民,无不对其心怀敬畏,祈求土地公的庇护与恩赐。据《左传》和《国语·鲁语上》记载,“后土”是“洪水之神”共工的儿子句龙,后被祀为“后土”之神,即“社”。而关于土地公的传说更是多种多样,其中便有土地公姓张名明德,因护佑主家小女而被冻死,后显灵为“南天门大仙福德神”,被周武王赠号“后土”,而后转称土地公。这一天,人们通过祭祀土地公,表达了对大地的感激与敬仰,祈求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正月初十的民风民俗中,人们认为是老鼠娶亲的日子,亦称“十指”。为了避免惊扰老鼠娶亲,许多地方的人们会在家中或墙角点灯、焚香、敬纸,以示庆贺。而在珠村等地,若有男婴降生,家人便会在正月初十前往社稷坛上挂上花灯,以示纪念,这些花灯被称为“添丁灯”,寓意着“添丁进口”,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家族的繁荣。此外,在蒙晋地区,人们还有吃莜面的习俗,寓意着讨好鼠爷,祈求新年交好运。不是迷信!正月初十,这3件“吉事”别忘做,遵循传统,纳吉添福。
一、拜祭石神。人们会在石碾、石磨等石器上摆放供品,点燃香烛,进行祭拜,祈求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家宅平安。
这一习俗源于古代人们对自然的崇拜。石头作为自然界中的重要元素,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还被视为具有灵性的存在。因此,在正月初十这一天,人们通过祭拜石头神,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并祈求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二、贺老鼠嫁女。在某些地区,正月初十被视为老鼠嫁女的日子。人们会在屋隅、墙角等地方点灯、焚香、敬纸,以示庆祝,并希望新的一年家中人丁兴旺、出入平安。
老鼠虽然常被视为害虫,但在传统文化中,它也被赋予了吉祥的象征意义。正月初十贺老鼠嫁女,寓意着与鼠共舞,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家宅平安。同时,这也体现了人们对生命力和繁衍能力的崇拜。
三、挂花灯。正月初十挂起的花灯被称为“添丁灯”,寓意着“添丁”。在一些地区,人们会在这一天挂起花灯,以示庆祝。
挂花灯的习俗与人们对家族繁衍和子孙昌盛的期望密切相关。花灯象征着光明和希望,正月初十挂花灯,寓意着新的一年里家中人丁兴旺、生活美满。这一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家庭幸福的追求,也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好了,今天文章就分享到这儿,如果对您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关注,若您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小简和您一起探讨!人生是一场荒芜孤独的旅行,冷暖自知,苦乐在心,照顾好自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