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十,又称 “地日”,与 “天日”(正月初九)相对应,有着天地呼应的美好寓意。追溯其历史,这一节日的起源可与古代的自然崇拜紧密相连。在古老的农耕社会,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基,它孕育了万物,滋养着华夏儿女。人们深信,土地有着神秘的力量,掌管着农作物的丰歉。于是,正月初十作为土地神的生日,便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人们通过各种祭祀活动,表达对土地神的敬畏与感恩,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正月初十,这一天,诸多传统习俗都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祭石头” 习俗,人们对磨、碾等石制工具敬若神明,因为这些石器在农业生产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们与土地紧密协作,共同创造了丰收的希望。而 “老鼠嫁女” 的传说与习俗,更是充满了趣味与文化隐喻。在民间,老鼠虽被视为害虫,但人们却以一种诙谐的方式,在正月初十这一天 为 老鼠 “嫁女”,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安抚鼠神,避免鼠害,保护粮食。


在山东郓城等地,有 “抬石头神” 的独特习俗。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若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在蒙晋地区,人们会在这一天吃莜面,以讨好 “鼠爷”,祈求新年交好运。还有许多地方,人们会在屋隅、墙角及水瓮里点灯、焚香、敬纸,对老鼠娶亲表示祝贺,同时也有着对家庭安宁、生活和谐的祈愿。“初十三不空,福禄自然来”,3不空指啥?正月初十,别犯了忌讳。


1. 米缸不空。米缸不空象征着家庭粮食充足,生活富足无忧。在农耕文化中,粮食是生存之本,米缸的充实预示着家庭在新的一年中将拥有稳定的粮食来源,生活将充满希望和活力。

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充足的粮食,以确保米缸不空。这既是对过去一年辛勤劳动的肯定,也是对未来一年美好生活的期盼。人们相信,只有米缸充实,家庭才能在新的一年中平安顺利,远离贫困和饥饿。


2. 石不空。石不空主要指的是在正月初十这一天,人们不会搬动或使用石制工具,如碾、磨、石臼等,以免触犯庄稼神,影响新一年的收成。同时,这也体现了人们对石头神的敬畏和尊重,以及对丰收和富足的期盼。

在正月初十这一天,人们会避免搬动或使用任何石制工具,而是选择在家中休息或进行其他非劳动性的活动。在一些地方,人们还会向石头焚香祭拜,以示敬意和祈求丰收。此外,还有抬石头神的习俗,人们会轮流抬着装有瓦罐的石头奔跑,以祈求新的一年中庄稼丰收、家庭幸福。


3. 灯不空。灯不空主要指的是在正月初十这一天,人们会在家中点亮灯笼或油灯,保持灯火通明,以象征光明和希望。这既是对过去一年平安顺利的庆祝,也是对未来一年美好生活的期盼。

在正月初十这一天,许多家庭都会在家中点亮灯笼或油灯,保持灯火通明。这不仅营造了喜庆的节日氛围,还寓意着新的一年中将充满光明和希望。在一些地方,人们还会在屋隅、墙角及水瓮里点灯、焚香、敬纸,以示庆贺和祈求平安。


好了,今天文章就分享到这儿,如果对您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关注,若您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小简和您一起探讨!人生是一场荒芜孤独的旅行,冷暖自知,苦乐在心,照顾好自己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