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翎谕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前言

从小到大,我一直都是那个“不被期待”的女儿,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是哥哥的,父母的关爱也都给了哥哥。

可当父亲躺在病床上的时候,我还是带着所有积蓄赶回老家。

没想到竟然被嫂子强行“赶”了出来,这份温暖的“逐客令”,让我惊觉,原来这个家,我一直都有人疼。



01

我总觉得自己的出生像是一个意外,一个不被期待的惊喜。

这个想法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在心里扎了根,直到现在,它依然顽固地生长着。

那是一个夏天的晚上,我听妈妈说,当她发现自己怀孕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



那时候哥哥已经七岁了,正是调皮捣蛋的年纪,爸妈手头也不宽裕,根本没打算再要一个孩子。“你说你这孩子,怎么就来了呢?”每次提起这件事,妈妈总是这样感叹。

在爸妈为要不要这个孩子犹豫不决的时候,是哥哥坚定地站在了我这边。“我想要个弟弟或者妹妹。”哥哥对爸妈说,“我会照顾好他的。”



那时的他还不到八岁,说出这样的话,大人们都被逗笑了。可笑过之后,他们也开始认真思考这个提议。

姑姑后来告诉我,那段时间哥哥特别懂事,每天放学回家就主动做作业,还会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他总是说:“等弟弟或者妹妹出生了,我就可以教他写作业,陪他玩了。”就这样,在哥哥的“软磨硬泡”和亲戚们的劝说下,爸妈终于决定留下这个孩子。

“多生一个也好,”姑姑说,“以后养老也能轻松些。”这句话我是后来才听说的,但每次想起来,心里总会泛起一丝苦涩。



我出生那天,产房外围着好多人。但最兴奋的不是爸妈,而是哥哥。他踮着脚尖,不停地问:“我妹妹出来了吗?我能看看她吗?”

护士抱着我出来时,他眼睛都亮了,蹦蹦跳跳地想凑近看。爸妈的注意力全在哥哥的反应上,生怕他会因为有了妹妹而不高兴。但事实恰恰相反,哥哥开心得像是收到了最好的礼物。



童年的记忆里,总有一个上了锁的抽屉。那是妈妈专门用来放零食的地方,主要是给哥哥准备的。

每次妈妈去批发市场,都会买一大袋巧克力回来,小心翼翼地锁在抽屉里。

钥匙给了哥哥一把,他想吃的时候可以随时拿。而我,只能在妈妈心情好的时候,得到两三颗“赏赐”。



那时候,我经常站在抽屉前发呆,想象里面会有多少好吃的。有时候,我甚至会偷偷用别的钥匙试图打开它,但从来没有成功过。

倒是哥哥,每次看到我这样,都会悄悄分给我一些。“别告诉妈妈,”他总是这样说,然后把巧克力塞进我的口袋,“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



家里但凡有什么好吃的,第一个想到的永远是哥哥。鸡腿、排骨、水果,似乎所有美味都是为他准备的。

我还记得有一次,妈妈炖了一锅鸡汤,香味飘满整个院子。我站在厨房门口,看着妈妈小心地把最大的鸡腿夹到哥哥碗里,然后笑着说:“多吃点,补补身体。”而我的碗里,只有几片青菜和一点汤。



那天晚上,哥哥趁爸妈不注意,把自己碗里的鸡腿偷偷放到了我碗里。“你比我小,更需要补身体,”他悄声说,“快吃吧。”我记得自己当时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还是强忍着没让它流下来。

更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我上小学那年的冬天,妈妈给哥哥买了一件崭新的羽绒服,红色的,特别显眼。我的还是去年的旧棉袄,袖口都磨得发白了。



放学的路上,我总是羡慕地看着同学们穿着新衣服有说有笑。哥哥知道后,主动把自己的羽绒服让给我穿,自己反而穿起了旧棉袄。

但这一切很快被妈妈发现了,她气得把羽绒服抢回来给哥哥,还说我不懂事。

就这样在不公平的对待中,我慢慢长大。对哥哥,我说不上是怨恨还是感激。

他是我童年阴影中唯一的光,可这道光的存在,又让阴影显得更加深重。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没有哥哥的疼爱,或许我会活得更加理直气壮一些,不会总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倒是哥哥,似乎从来没有因为父母的偏心而沾沾自喜。相反,他好像总想弥补些什么,用他那个年纪能想到的所有方式。

只是那时的我们都还小,还不懂得这种复杂的情感究竟意味着什么。直到很多年后,我才明白,哥哥其实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我,试图填补父母给我造成的伤痕。



02

地包天,这个问题困扰了我整个青春期。每次照镜子,都能看到自己参差不齐的牙齿,让我不敢在人前开怀大笑。

我清楚地记得初中时,同学们叫我“鲨鱼妹”的情景,虽然他们并没有恶意,但这个绰号还是让我很受伤。

那年暑假,我终于鼓起勇气跟妈妈提起想要矫正牙齿的事。“戴牙套要好几万呢”



妈妈头也不抬地说,“咱家哪来那么多钱?再说了,你一个女孩子,以后嫁人了不就完了吗?”

而就在同一个月,我听说哥哥的高中没考上,需要交几万块的择校费。那天晚上,爸妈在房间里商量了很久,我躲在门外,听见妈妈说:“咱就是借钱,也要让他上!”可第二天,哥哥却说自己不想读书了,要去学修车。



“读书不是我的强项,”他对爸妈说,“学个技术,早点工作早点赚钱。”爸妈虽然有些失望,但也尊重了他的选择。

后来我才知道,哥哥是偷听到我跟妈妈说牙套的事,知道家里拿不出两笔钱,才主动放弃了继续读书的机会。



七月底的一天,哥哥突然叫我跟他出去。我还以为他要带我去游乐园或者看电影,没想到他直接把我带到了牙科医院。

“我这几个月打工赚了一些钱,”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本来想给自己买辆二手摩托车的,现在还是先把你的牙齿弄好吧。”



我站在医院的走廊里,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哥哥手足无措地说:“哭什么啊?不是一直想戴牙套吗?”

我一边擦眼泪一边说:“你自己的钱……”话还没说完,就被他打断:“我是你哥,照顾你不是应该的吗?”

那天下午,我做了第一次正畸检查。医生说我的情况不算太严重,大概两年就能矫正好。



哥哥在一旁认真地记下注意事项,还特意问了饮食上要注意什么。回家的路上,他买了一大袋软糖,说:“以后戴了牙套可能就吃不了这么多糖了,今天先过过瘾。”

考上大学那年,我终于离开了家。父母给我的生活费只有每月4百元,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保证。

我省吃俭用,午饭经常就是学校食堂最便宜的素菜拌饭,晚上饿了就喝点热水。



那时候哥哥已经结婚了,他的妻子是他在修车店认识的。嫂子长得很秀气,说话轻声细语的,完全看不出是在汽修店工作的人。

他们结婚的时候,哥哥拿出自己攒的五万块钱,给了嫂子家两万作为彩礼,剩下的用来办婚礼。两个人都很节俭,连婚房都是二手的老房子,装修也是自己动手。



婚礼那天,嫂子挽着我的手说:“以后你就是我的小姑子了,有什么事都要跟嫂子说。”

她的笑容特别真诚,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婚礼结束后,她悄悄塞给我一个红包,说是给我的压岁钱。我打开一看,里面居然有两千块。



开学第一个月,我正为生活费发愁时,哥哥突然打来电话。“妹妹,我和你嫂子商量好了,以后每个月给你五百块生活费。”

我连忙推辞,说自己可以打工。但电话那头传来嫂子的声音:“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打什么工?这钱你必须得收下。”



后来我才知道,这五百块钱是嫂子的主意。她告诉哥哥,女孩子在外地上学不容易,零花钱少了会很委屈。每个月的生活费都是她从自己工资里拿出来的,因为她知道哥哥的工资大部分都用来还房贷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我的牙齿渐渐变得整齐,哥嫂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他们从一个小小的修车铺,发展成了一家正规的汽修店。



后来他们总算攒够了钱,买了一套新房子。嫂子怀孕的消息更是让全家人都高兴坏了。

看着哥嫂和睦的生活,我由衷地替他们高兴。虽然父母的偏心依然存在,但我已经学会了坦然面对。

因为我知道,在这个家里,还有两个人真心实意地关心着我,为我付出。这种感觉,就像是在寒冷的冬天里,突然发现了一处温暖的避风港。



03

那个深夜的电话像一道惊雷,把我从睡梦中炸醒。电话那头是妈妈带着哭腔的声音:“你爸进医院了,医生说要做手术……”

我一下子清醒了,连忙从床上坐起来,仔细听妈妈断断续续地说着情况。

原来父亲这段时间总觉得胃部不适,以为是普通的胃病,一直在吃药硬撑。



直到前天晚上疼得实在受不了,被哥哥强行送去医院,检查结果显示是胃溃疡穿孔,需要立即手术。医生说如果再晚几天,后果不堪设想。

挂了电话,我立刻打开手机银行查看余额。工作这几年,我一直在努力存钱,想要给自己攒个房子首付。现在户头上有四万多,这是我省吃俭用好几年的积蓄。



看着这个数字,我突然有些发愁。一方面,这是我现在全部的家当,拿出去意味着买房计划要彻底搁置;另一方面,我又觉得自己实在不该在这种时候计较得失。

正在我纠结的时候,哥哥发来了消息:“医院这边我都安排好了,你不用特意请假回来。”我赶紧回复说自己马上回去,顺便问了手术费的事。哥哥只说:“这些你不用操心,我和你嫂子已经把钱交上了。”



后来我才知道,手术和住院费用加起来将近十万。哥嫂二话不说就把钱垫上了,连眉头都没皱一下。要知道他们刚买完新房,又要准备迎接孩子,手头应该也不宽裕,这件事让我既感动又愧疚。

回家的路上,我的背包里装着取出的所有积蓄。虽然知道这点钱可能不够分担全部费用,但我还是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毕竟,不管父母曾经如何偏心,他们终究是我的至亲。



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是下午。父亲刚做完手术,正在病房里休息。看到他苍白的脸色和消瘦的身形,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一向严厉的父亲此刻显得特别脆弱,让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他教我骑自行车的情景。

趁着嫂子在病房外打电话的功夫,我悄悄把装钱的信封塞给了她。嫂子愣了一下,打开看了看,立刻把信封塞回我手里:“这是你的钱,我们不能要。”



我执意要给,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可嫂子却把我拉到了楼道里,语气前所未有的严厉。

“你以为我不知道你这些年的打算吗?”她盯着我的眼睛说,“你好不容易攒了这么点钱,要用来买房子的。这笔医药费我和你哥早就计划好了,你可千万别动自己的积蓄。”

我还想说什么,她却不由分说地把钱塞回我包里,然后轻轻推了我一下:“快回去吧,别耽误工作。这里有我们照看着,你放心。”



看着嫂子坚定的眼神,我突然有些哽咽。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是被亲生父母区别对待的那个不被期待的孩子。

可是此时此刻,我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哥哥和嫂子,他们不是在可怜我,而是真心把我当成家人在爱护。

临走前,我偷偷看了眼病房里的父亲。他正在熟睡,嫂子坐在床边削苹果,哥哥在整理医药单。



这幅温馨的画面让我想起了童年那个装满巧克力的抽屉。只是这一次,我终于明白,真正的爱不在于那些物质的分配,而在于心与心之间的温暖传递。

回程的火车上,我收到了嫂子的微信:“路上小心,到家给我发消息。”这简单的一句话,却让我的眼眶再次湿润。窗外的风景飞速掠过,我忽然觉得,自己其实是幸运的。



在这个不完美的家庭里,我遇到了最好的哥哥和嫂子,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什么是真正的亲情。

那个装满了童年委屈的抽屉,终于在岁月的长河里慢慢模糊。取而代之的,是一份更加珍贵的礼物——一个虽不完美,却充满温暖的家。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配图来自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