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宁夏,有你更精彩


挖掘鲜为人知的宁夏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宁夏历史,我是阿威!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宁夏风情!

《大银川传奇》 小城故事多,但听我唱和。 唏嘘叹往昔,千秋已蹉跎。

郭栓子匪部经历过两次“招安”!

第一次是马鸿逵对其进行“招安”;

第二次是宁夏解放之初,对他的“招安”。


01

第一次,“宁夏王”马鸿逵对“贺兰(山)王”郭栓子进行招安,其实也是迫不得已。

一是剿匪耗时耗力耗财,却没有达到一点效果。

公元1934年,马鸿逵在“孙马大战”后,想着趁兵威正盛,借由追击收拾溃军的时机,顺便一鼓作气消除匪患,派警备旅进山剿匪。结果郭栓子熟悉地形,和马家军玩起老鼠躲猫的把戏,让其耗时几个月却无功而返;

二,当时宁北的土匪可不止是郭栓子这一股,还有马英堂、游占祥、王瘸子、马文秀、刘同禄、马仲林等各自为首的多股土匪。他们少的有几个人,多的有十几个人,并且还比较分散。比如在宝丰、石嘴山、大武口、红崖子等地。一个个剿灭难度太大。

三,马鸿逵事务甚多,这剿匪牵扯了他太多精力,更影响他敛财。

而在剿匪的时候,当地的缙绅和武当庙的和尚在郭栓子和马鸿逵之间穿针引线,出了个主意来撮合二人,那就是招安,用来以匪治匪。

因为郭栓子这股土匪人数在宁北来说是最多,也最凶狠,用他来进行剿匪,可谓以恶制恶,并且一举多得。最终目的是让宁北相对安定下来,人们实在是被土匪祸害怕了。


02

于是,在史料上有这样的记载:

“平罗县,西山各堡,及宝丰附近,匪患尤炽,匪魁郭永胜,盘踞西山,一年有余,乘机劫掠,危害地方,每遇军队往剿,则鸟兽散,军队回防,则仍聚党抢劫,数次追剿,未能肃清,乃于二十四年收编,编为平罗保安队,该匪等尚知悔改自收编后,即帮军队剿匪,甚为出力。”

当年秋末,马鸿逵正式收编了郭栓子,给他安地置宅,队伍编为平罗保安队,任命他为保安队长。充分给予其自主权,职责是负责维持地方治安、剿匪、缉私等。

就这样,在宁北,郭拴子明面上有了官家身份,暗地却依旧为匪,他先后火并和消灭了其他各股土匪,使得银北匪患消停,治安也好转起来。

期间他还两次借由剿匪玩起撂挑子的手段,逼迫马鸿逵升他的官。

就这样,公元1938年,郭栓子的保安队改编为独立营,调至横城驻扎;第二年,宁夏在宁北成立惠农、黄渠桥、石嘴山保安司令部,郭拴子为保安司令,有官兵百余人。而他自名“贺兰(山)王”

这个时期的郭栓子可谓春风得意,潇洒至极。

03

第二次“招安”发生在解放之初。所谓的“招安”其实是宁夏工委对其争取率部起义的工作。

公元1949年夏天,西安和兰州相继解放,十九兵团兵锋转而直指宁夏。

此时的马鸿逵叫嚣要顽抗到底,并且鱼死网破,想要留下一片废墟给解放军。

鉴于这样的情况。西北局指示宁夏地下工委设法做好敌人内部的策反工作,保护人们的财产和公共设施的安全,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和免受破坏。

考虑到郭栓子的势力比较大,并且人地两熟,要是不争取过来,会给当地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和损失,还对宁北的解放和安定不利。于是,宁夏地下工委在给郭栓子的信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想通过当地开明人士辗转到做郭栓子手上,表达希望能够利用他的特殊地位,让宁北免受生灵涂炭,同时起到有利的作用。

有关郭栓子投诚起义,网上有很多个版本。这里就不展开细说了。但不管如何,当地开明人士的穿针引线是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的。

04

郭栓子投诚起义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他听从开明人士的意见,回石嘴山拉队伍前去黄渠桥。结果恰巧遇上马家军的一支溃散的队伍拉着载有各种物资的车辆逃往后套,于是扣押了一部分,一起前往黄渠桥。这也算是“投名状”了。

不料,此时解放军已经到了黄渠桥,而郭栓子投诚起义的消息还没有传达到。于是,全被缴了械。最后在一番了解和沟通之下,知道他是被策反对象,又拦截马家军溃军和投诚有功,才又把武器装备还给他,同时还每支枪加发二百颗子弹。

同时,将郭栓子部改编为贺兰山保安队,建制不变,郭拴子继续任队长,直接归宁夏省军区领导,驻扎黄渠桥,维护贺兰、平罗、惠农三地治安。郭拴子被收编后,我军为教育改造他,还留其在银川市学习了几天,并派去一位连级干部任保安队指导员,希望郭子能够彻底接受改造,走悔过自新的路。


05

结果,狗改不了吃屎,教育没有感召他,反而引出了更大的祸端,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让人痛心。

这些都是源自于他的匪性不改。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这里是宁夏!发现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宁夏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通过“点赞”给威记鼓励吧↘↘↘

看完点个分享给更多人再走,谢谢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