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八,当所有打工人纷纷在朋友圈、工作群里发布“开工大吉”的祝福时,日本老牌电器品牌松下却突然宣布公司将解散。
消息一经传出,家电圈就炸了锅,甚至有不明真相的用户开始担心,自家的电器产品还能不能进行售后。当所有人都认为松下控股将会放弃家电业务时,笔者却发现这其实是一场“乌龙”。
要说再见的,也许是“松下电视”
追溯新闻源可知,松下控股原本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将拆分旗下家电子公司“松下电器”的现有业务,只不过在翻译上,中文语境的“解散”很容易被大家理解为破产、倒闭,而日本语境中的“解散”则更类似于“拆分”的意思。
拆分后的松下电器,将会成立三个新的独立子公司,其中,智能生活公司主要涵盖白色家电业务;空气品质公司将专注于空调和食品配送业务;电气工程公司则负责照明业务。重组计划提出后,资本市场对松下控股的举措也比较认可,其股价在2月5日开盘后直线上涨,涨幅超过11%,创下自2014年以来的最大盘中涨幅。
此外,松下控股株式会社代表董事、总裁兼集团首席执行官楠见雄规还提到,关于未来公司是否会沿用“松下电器”的名称,也还在讨论当中。随后,就当前市场关于松下电器将解散重构并出售电视业务的消息,松下公司也再次进行了回应。
回应中提到:“关于包括电视业务在内的业务,为实现根本性的收益结构变革,我们正将所有可能性纳入考量范围进行研讨。不过,截至目前,包括出售或退出等相关事宜,均未作出任何决定。”另外,关于公司调整后,其在中国市场的业务规划,松下则表示目前除了楠见雄规对外发布的内容之外,都将日后研讨。
换句话说,目前唯一确定的就是“松下电器”公司将拆分成为三个新的子公司来承接目前的家电业务,对于不同品类家电板块的归属也会重新进行划分,至于电视业务是否会被出售,官方并未给出答复,但在笔者看来,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从历史来看,电视业务曾是松下的支柱产业,2007年,算是它的高光时刻,当年松下电视全球销售额曾达到1万亿日元,但近年来因市场竞争激烈和技术路线失误,从2010年后,已陷入长期亏损当中,所以,松下“割肉”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关键就在于是否有其他品牌对此感兴趣并能够给出合理的筹码了。
作为老牌家电厂商,松下电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8年,松下幸之助在东京创立了东京电灯株式会社(即后来的松下电器),最初主要生产电灯泡。松下同时也是全球市场中,较早布局电视的家电品牌,1952年,其推出日本第一台国产黑白电视机17K-531,正式入局电视领域。
以松下、索尼为代表的日本电视品牌,最辉煌的时段便是在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代初期,笔者身边的很多长辈,也是因为经历过那段时光,因此对夏普、索尼、松下的电视依然保有情怀。
具体到松下电视上,在20世纪初的显示技术竞争中,凭借对“等离子电视”的押宝,松下电视也一跃成为全球的头部电视厂商。数据显示,2008年松下等离子电视的全球市场份额曾高达25.8%,出货量超过600万台,市场份额高出第二名LG近11个百分点。
然而,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等离子电视只短暂火爆了一小段时间,在平板电视时代,液晶电视逐渐成为市场主流,此时松下却依然将大量资源投入到等离子技术上,错失了液晶电视的“黄金发展期”。
随着液晶电视全面主导市场,松下电视的市场份额被迅速挤压,逐渐被边缘化。2013年,松下在统领等离子电视业务近20年来后,由于难以盈利,无奈宣布退出该业务。
家电业务同样头顶阴霾
松下在电视进入智能化时代后,产品和系统跟进速度慢也成为了阻碍发展的关键因素,据市场研究机构Omdia数据,目前松下电视的市场份额已跌出全球电视品牌出货量前十,要知道,在历史的最高点,其市场份额一度超过了10%。至于中国市场,2018年时,松下在中国彩电市场份额已仅剩0.2%,此后虽然经过本土化战略调整稍有起色,但始终没有获得市场的认可。
如今,即便是松下最应该具备优势的日本本土市场,也已经被中国品牌所“攻占”。2024年,中国品牌在日本平板电视市场的份额首次突破50%,海信集团以41.1%的市场份额领跑日本市场,松下电视在日本本土市场的份额仅为8.8%,位列第六。
可以说,松下电视业务已经成为其家电板块中的“吸血包袱”,此次业务重组,自然也第一个被“丢弃”。然而,松下面临的挑战还不止于此,放眼整个家电板块,在家电行业从功能性产品进入智能化时代后,松下电器就已经开始“掉队”了。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松下电器仅在国外的销售就超过100亿美元,电器产品多达1.4万种。1990年,松下在全球500家大企业中排名第12位,被誉为“电器王国”,然而进入21世纪后,其白电业务率先没落,近年来,松下电器的白色家电业务也面临营收和利润双双下滑的困境。
市场份额方面也不容乐观,数据显示,2024年1-4月,松下空调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市占率仅为0.24%,洗衣机线下销量市占率为8.51%,线上销量市占率为2.09%。可以说,松下电器想要回到昔日辉煌已不可能,甚至在很多家电品类中想要跻身主流品牌都已经十分困难。
此次进行重组,其实也说明了松下控股对自身家电业务发展上的担忧,有消息称,重组后,松下将专注于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高利润领域。对于这个昔日的“家电巨头”而言,想要实现“大象转身”,并不容易。(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 作者| 邓剑云 编辑|钟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