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3382

新春佳节,当大多数人都沉浸在阖家团圆的氛围中时,17岁自闭症男孩冯思越却穿梭于广州地铁、公交,忙着送各种年糕、糖果给圈内外的叔叔阿姨。

他手中的 “思越手作”,全部由他自己手工制作,主打的就是真材实料和健康低糖,让人“食过返寻味”。

蛇年新春这波 “创业”,他的“战绩”相当亮眼!一共卖出了 56 盒萝卜糕、24 盒芋头糕、39 盒马蹄千层糕,还有雪花酥 61 斤,太妃糖 16 斤。满满的成就感是思越这个新春最特别的礼物。

文丨卫卫

编辑丨Jarvis


思越(右)春节前参加光塔街诗书社区残健共融新春系列活动当烘培助理


思越手作开团

1月24日,在广州越秀区光塔街道诗书社区的残疾人新春活动火热地举行,这一边,十几个阿姨阿叔围坐在一起做油角蛋散,思越妈妈站在中间负责撵皮,她卖力地工作着,一边和大家有说有笑。

另一边,思越在辅助社区的烘焙师切曲奇饼干、搅拌奶式、秤粉,几个残疾孩子在围观……经过两个小时的通力合作,中西合璧的传统过年小吃和西式茶点出炉了。

思越手作的面世,源于一年多前,思越考上了广州旅游职业学校的启能班,学习西式烹饪。现在,思越已经是一名职二学生。

妈妈为了给思越练手,去年春节开始尝试打造思越手作的品牌。尝过鲜的家长,今年过年前就催着思越妈妈开团,广东人最喜欢的萝卜糕和马蹄糕成了最受欢迎的产品。


思越手作今年春节推出的萝卜糕、马蹄糕和芋头糕

“我最喜欢吃马蹄糕”“萝卜糕料很足,有虾米瑶柱腊肉腊肠”“当天拿到晚上就干完了”……在圈内的家长群,妈妈们分享对思越手作出品的评价。

妈妈说,在学校,启能班的老师会手把手教孩子们做糕点面包,配方表是一人的分量,对于多人的分量,他没有多少概念,妈妈就要帮他计算。因为思越的专业西式烹饪,中式的萝卜糕、马蹄糕学校没有教过,妈妈就在网上找视频学习,不断尝试,研发出自己的中式糕点。

每次开工,她和思越做好分工,思越学过会做的,就是他主导,妈妈看,妈妈学会的,就是妈妈主导,教思越。

但毕竟思越是个特殊孩子,会呈现一些孤独症孩子的特质,比如会相对刻板,缺乏灵活性,会严格根据老师的要求控制烤箱的时间,但每个烤箱的脾气都不一样,需要烤制的时间会和学校不同,妈妈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引导思越调整。




除了和思越一起制作面包糕点,妈妈为了锻炼思越独立出行能力和沟通能力,派他独自送货,开始的时候会有磕磕碰碰,比如约定的地铁出口问题,线路问题,随着经验的丰富,他越来越熟练。

思越最喜欢去送货,因为可以坐公交地铁。送货的时候,他会提前问清楚与客户交接的地铁站,自己搜索乘坐公交的路线,告诉对方我可以怎么坐车来,快到站会提前打电话告诉对方,方便交接,顺利交接后,他会微信关心对方是否已经安全到家,十足一个小暖男。

现在每次开团,他和妈妈分工合作,妈妈负责在朋友圈发开团信息、接单,备料算料要妈妈帮忙,思越负责操作,开料上盘后妈妈负责看火。出炉后的打包贴标分拣装袋、核对订单,就由思越完成。如果客户没有提前给钱,思越会按照妈妈的交代现场收钱。

1月24日一天,思越送出了8个订单,从西到东,从南到北跨越广州多区。


妈妈当起就业辅导员

思越妈妈介绍,思越5岁确诊自闭症,智力测试70多分,他们就给思越办了智力残疾证,这么多年,街道很关心他们一家,妈妈经常带思越参加社区、街道的活动。

在圈内外,大家对思越的印象是阳光开朗,情绪稳定。思越初二的时候,当得知他想学西式烹饪,街道送来了打蛋器和烤箱实现了他的“微心愿”。这也成为后来“思越手作”成为思越的就业路径的起点。


除此之外,思越手作能够被市场接受,和思越妈妈的外向性格以及工作经历有关。

思越妈妈曾经从事销售的工作,熟悉市场营销,在思越小的时候,妈妈忙于工作,对思越的照顾主要是爷爷奶奶,以及华师和广体的大学生的帮助。

思越初中的时候,她考了学业规划师,在广州扬爱家长俱乐部,每年中考高考填报志愿前,她都免费给家长培训、作咨询,为家长出谋划策,助力圈内孩子们升学。

在思越初中准备中考前,她给思越详细订制了一份涵盖近中远期的发展目标,涉及就业、婚姻、信托等方面,每个方面分为AB方案,希望此后围绕这个目标前进。

思越顺利考上广州旅游职中启能班学习西式烘焙后,妈妈放下了自己的事业,将重心放到思越的职业规划上,成为了思越的就业辅导员。

为了教孩子烘焙,原本不擅长做饭的她主动报名学烘焙。

从2023年9月思越职一开始,每个周六日,她就和思越一起研究制作蛋糕点心,她和思越是彼此的老师,思越在学校学到的技巧,回来教妈妈,妈妈也把她上课以及看视频学到的方法教思越,互相学习,到现在已经一年多。

一开始,他们练手做好的蛋糕、面包、饼干、雪花酥、太妃糖……会送给邻居、朋友、社区街道和工疗站的工作人员品尝。圈内外的聚会,妈妈也会带上思越手作给大家品尝。

慢慢地,圈内外,越来越多人了解到思越会做蛋糕点心,每次思越妈妈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开团的信息,就有不少家长下单,因为用料健康,回头客逐渐增多。

妈妈说,虽然没赚多少钱,但一家人很享受过程中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感。经过一家人一年多的努力,思越甚至有了开公司做老板的想法。


冯思越一家


3000个月饼,烤出一条就业路

2024年中秋节前夕,因为思越和妈妈分别在学校和烘焙班学到做月饼,和往常一样,他们打算送一些给朋友尝尝,原本习以为常的举动,反响却出乎思越一家的预料。

因为家里做印刷生意,思越妈妈想着向朋友要十来个盒子装月饼,“结果朋友说,可以做一些来尝尝”。于是,思越母子做了十来个,朋友尝过后觉得不错,打算买多点,给员工作为中秋福利,“一个朋友赞助盒子钱,一个朋友赞助5000元的材料费,出一个联名款”。

月饼做出来后,他们送到朋友的公司,朋友拿来招待其他朋友,对方也觉得好吃想买,订单从30盒,50盒……涨到了300盒。“家的烤炉一次只能烤6个,每次要烤半小时”,思越妈妈一方面高兴于大家的认可,另一方面又担心承接不了那么多订单。


去年中秋推出的月饼

她先是找思越的学校帮忙,希望发动学校和其他孩子一起参与进来,校方很支持思越妈妈,也想给孩子们一个机会,但是学校没有食品生产销售的相关资质,这下犯难了。

这时候,思越妈妈想到了“星梦工作坊”——一所面向大龄心智障碍青年就业的公益机构,负责人冰姐自己就是一位自闭症孩子的妈妈。“与其说是帮忙,不如说是求助。”星梦工作坊有大型烤炉,也有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解决了生产效率和合规两大难题,冰姐的帮助让思越妈妈放下了心头大石。


解决了场地和生产资质的问题,思越手作的月饼订单数量也在不断攀升,到了500盒。“那个星期,我和思越、思越爸爸、乔睿(另一名孤独症青少年)、乔睿奶奶、干妈、阿姨,全都动员起来”,一共将近10人。

大家感受到这个事情的价值,星梦工作坊的其他心青年也来帮忙,每天从早上9点多工作到下午5点。身为平面设计师的爸爸亲手设计月饼礼盒的款式。月饼做好后爸爸负责开车送货。最终,他们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完成了500盒3000个月饼的生产销售,“真的没想到”。

为了表示对星梦工作坊的感谢,思越一家后来向冰姐赠送了一台价值1800元的厨师机,因为经费紧张,他们一直不舍得买。


思越妈妈去年也给街道送来一些她和思越做的月饼,街道社工觉得非常有意义,在征求了思越妈妈同意后转赠给在街道做义工的困难学生。

爱心,就像接力棒一样不断在传递。

妈妈热心的性格也影响了思越,“四年级思越开始展现出社牛的特质,初中老师、校长都认识他,因为他很喜欢到校长办公室串门,帮老师的忙”。

学会做点心后,他会自己把做好的点心送社区工作人员,告诉大家这是他做的。“有位保安知道了,说等他毕业了介绍他去北京当学徒,爸爸可高兴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文章版权归「大米和小米」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本号长期征集线索/稿件,一经采用,稿费从优。提供线索/投稿请联系:hanmeisha@dmhxm.com。

点击拨打大小米服务热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