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车日子不好过

作者|王磊 刘雅杰

编辑|秦章勇

刚过完年,保时捷又要搞事情,开年第一刀刺向了高层领导。

两名即将离职的董事会成员分别是首席财务官(CFO)Lutz Meschke和首席销售官(COO)Detlef von Platen。

保时捷监事会在声明中表示,该公司已开始谈判,以提前终止Lutz Meschke 和Detlev von Platen 的合同,并且正在努力提振萎靡不振的收益,以及在中国市场疲软的销量。

虽然保时捷没有进一步说明原因,但明眼人都知道,换人无非是业绩和销量的问题。

2024年,保时捷全球交付了310718辆汽车,同比下滑3%,同期在中国市场的交付量为56887辆,同比暴跌28%

之前为了重振销量,保时捷中国高层也出现了变动,这么频繁地换人,能让保时捷脱离泥潭吗?

01

年过半百被优化

被辞退的这两位都是保时捷的老人了。

CFO Lutz Meschke已经在保时捷工作了24年

官网显示,58岁的Lutz Meschke于2001年加入保时捷公司,担任会计副总裁。自2009年以来一直担任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成员,负责财务和 IT 部门。



2015年,他被任命为副主席。自2020年以来,他还担任Porsche Automobil Holding SE的执行董事会成员,负责投资管理。

在加入保时捷之前,Lutz Meschke于1999年至2001年在奢侈时装公司 Hugo Boss AG 担任集团整合主管。

在此之前,他曾在 KPMG AG(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担任过多个职务,包括1991年的审计助理,1992年的高级审计,并于1995年在米兰晋升为主管。

作为副董事长,Lutz Meschke近年来还经常代理首席执行官Oliver Blume的工作。



2023年,Lutz Meschke发布“迈向20之路”战略,其中“20”代表战略性销售回报率目标达到20%。但随着电动车的渗透率越来越高,并趋向于对燃油车进行降维打击,这个利润率目标至今都没有实现。

不过据公司内部人士称,罢免Lutz Meschke 的决定并非是Oliver Blume作出的,而是Wolfgang Porsche领导的监事会想要更换首席财务官。



原本Lutz Meschke的合约在2027年才到期。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多种因素叠加在一起,这名年过半百的高层也难逃提前下岗的命运。

COO Detlef von Platen也是如此。

现年61岁的他,已经在保时捷工作了超过21年。在加入保时捷执行董事会之前,他于2008年至2015年担任亚特兰大保时捷北美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负责美国市场。



此前,他于1999年至2008年在巴黎担任 Porsche France SA 的首席执行官。1997年至1999年期间,他在法国塞尔吉-蓬图瓦兹的 Sonauto SA(保时捷进口商)工作,担任保时捷品牌董事总经理。

在加入保时捷公司之前,1988年到1997年,他在宝马公司工作,担任过多个职位,比如国际营销转让部项目负责人、BMW M GmbH 传播总监、BMW 摩托车亚洲/非洲出口区域总监和 BMW France SA 摩托车部门营销总监。

履历光鲜,他也曾带领保时捷实现全球销售业绩的显著增长。但是在“油电之争”、“中外之争”的背景下,Detlev von Platen还是败下阵来。

甚至在竞争对手们疯狂卷价格的时候,Detlev von Platen和Oliver Blume坚决不降价

2024年一季度,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下滑24%,上半年交付量2.96万辆,同比下滑33%。截至5月底,卡宴和Macan分别下降38%和45%。Taycan电动汽车销量下降38%,利润极高的911跑车销量则下降59%



2024年7月20日,因为车卖不动,保时捷总部专门任命Alexander Pollich接过保时捷中国区CEO一职,负责公司在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地区的业务。

此外,Philipp von Witzendorff 已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担任保时捷中国副总裁及首席运营官。保时捷还引入了一位本土派高管李楠,出任保时捷中国技术部副总裁。

Alexander Pollich在保时捷工作了23年,曾先后提升保时捷在加拿大和德国市场的销量,9月走马上任后,更是雷厉风行,直接向经销商、员工开刀,并表示要在“两年内赢回中国市场”。

02

未来一年仍是低谷期?

从中国区CEO被换,再到两位总部大员下课,都是销量下滑惹的祸。

2024年,保时捷全球累计销量为310718辆,与2023年累计销量相比下滑了3%,但销量整体下滑不是因为在全球卖得不好,而是受到了中国市场销量暴跌的蝴蝶效应。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除中国外,保时捷全球所有地区都实现了增长



保时捷在欧洲(不包括德国)交付了75899辆汽车,同比增加8%,德国交付35858辆,同比增长11%,海外及其他新兴市场交付量为55533辆,同比增长6%,而北美地区已经成为保时捷的第一大销售市场,交付86541辆,同比增长了1%。

回到国内,自2022年,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一路走低,从全球第一大市场一路跌到第三。

2024年,保时捷中国全年交付量为56887辆,同比暴跌了28%。这是保时捷在中国连续第三年销量下滑,已经成为保时捷全球销量下滑最为严重的市场。

反映到业绩报告上,同样也不好看。

财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保时捷全球营收286亿欧元,同比下降5.2%;营业利润约9.74亿欧元,同比下降41%,这也是2020年以来最低的水平。另外,汽车净现金流12.4亿欧元,同比下降63%;营业利润10.7%,远低于预期的17%-19%。



值得一提的是,在保时捷首次公开募股时,首席执行官奥博穆(Oliver Blume)和首席财务官麦思格(Lutz Meschke)将20%的利润率作为长期目标,显然还有不小的差距。

业绩不达标,自然要有人为其买单,如今两名高管被解雇,成为危机下保时捷“刀口向内”的结果。

另外更早时候,海外媒体也有报道称,大众集团CEO奥博穆(Oliver Blume)可能面临下台的危机。

自2022年以来,奥博穆就兼任保时捷、大众汽车集团两大CEO。去年9月份,英国《金融时报》称,大众投资者向奥博穆施加压力,质疑奥博穆同时管理两家上市公司的可行性,要求他放弃保时捷及其母公司大众两个首席执行官中的一个。



人事频繁变动的背后,是保时捷急于求变的心思。

据《德国商报》报道,保时捷将在3月份举行年度新闻发布会,届时公布2024年数据和2025年的展望。新的预测显示,保时捷未来一年仍将处于低迷之中,销量可能会跌破30万辆大关

与此同时,保时捷也走上了“降本增效”的路,将发布一项降本增效的计划,金额达到了15亿欧元。

其实不久前,在中国市场就已经有了苗头。

针对中国市场,此前保时捷首席财务官麦思格(Lutz Meschke)曾透露,保时捷将“大幅缩减在中国的经销商网络”,以此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盈利。

保时捷中国1月13日发文,截至2024年底,中国销售网点数量已调整至约140家,计划到2027年前步缩减其网点规模至大约100家,相当于把现有渠道砍去三分之一



不光是关店,不少保时捷车主还发现,买车时官方承诺的三年新年礼物也被取消,而且从2011年进入中国以来一直举行的保时捷“凌驾风雪”试驾活动,在今年也被取消。

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潘励驰表示,将在2026年重启“进击模式”,赢回中国市场,另外,保时捷中国宣布增设技术部门,技术部还兼具本地采购与质量保证职能,统筹保时捷在中国的研发工作,向保时捷中国首席执行官直接汇报。

进入2025年,当国内造车企业也开始举起“高端和超豪华”的大旗,走上“降本增效”路的保时捷,还能不能翻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