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明弘(沃德研究院研究员)
缅甸的电诈园区之一
据泰国媒体报道,泰国政府已要求国家安全委员会调查向缅甸供电地区的治安状况,并视调查结果作为是否作为后续是否中断向包括妙瓦底在内的5个缅甸地区供电的决策依据。
美国政策研究中心“史汀生中心”,自称是一个无党派智库,致力于保护人民、保护地球以及促进安全与繁荣,主要研究安全和军事问题,如区域安全、跨国安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控制、国际安全与和平等。该智库在此之前,对特朗普政府东盟政策有个预判:2025年美国可能会扩大与东盟在这些问题上的接触,特别是因为马来西亚在担任东盟主席国期间可能会优先考虑网络诈骗。在这方面,由国家安全委员会或白宫直接领导的整个政府工作组将大大加强美国在应对这一全球威胁方面的领导地位。该智库认为,打击诈骗行动的有效方法应包括一个集中机制来检测诈骗,解决利用金融平台进行诈骗的问题,防止强迫诈骗者和诈骗受害者受害,并在盟友和合作伙伴的支持下,从源头上发现和减轻威胁。该智库建言特朗普政府:
一、建立一个国家反诈中心,负责集中跟踪诈骗报告,为受害者提供支持,并与执法部门协调适当的应对措施。
·将多个政府机构和主要行业参与者的代表聚集在一个共同的机构中,可以简化响应机制并改进数据收集。
·建立国家数据集合,以集中跨州和联邦机构的报告。这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诈骗者使用的最常见策略,从而确定监管机构、企业和消费者可以采取的低技术预防措施和应对措施。
·国会应委托利益相关者(包括加密货币行业和私营部门)提供意见和咨询,对加密货币交易所的作用进行研究,明确与诈骗活动问题相关的实体在加密货币监管方面的任务、角色和责任。
二、与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和英国等盟友和合作伙伴协调,加强信息共享,避免以“打地鼠”的方式打击诈骗活动。
·采取全面的预防和检测策略,而不是依赖在问题出现时进行应对。
·促进使用《刑事事项司法协助条约》(MLATs),这些条约有助于分享证据以起诉跨国网络犯罪分子并克服管辖权障碍。更广泛的协议,如最近通过的《联合国网络犯罪条约》,或区域安排,如通过东盟,可能为信息和证据共享提供新的途径。
·更好地利用国际刑警组织等杠杆机制,与国际合作伙伴分享信息和情报。
·防止诈骗的技术解决方案,如通过与电信或银行公司的合作,值得探索,但应适当考虑个人隐私权。行业参与者可以带头确定如何在其他用户之间共享关键但不敏感的数据。
三、为拥有诈骗中心和窝点的国家提供技术和能力支持,以减少网络犯罪事件并瓦解犯罪网络。
·利用湄公河-美国伙伴关系(Mekong-U.S. Partnership)作为与毒品集团所在国(特别是柬埔寨、老挝和缅甸)进行区域协调、技术培训和能力建设的平台。
·与同样受到诈骗或强迫劳动影响的地区邻国直接接触,以建立共同的协议和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泰国、越南、新加坡以及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其他合作伙伴。
·美国国际开发署可以根据该机构2023-24数字战略,在东道国开展打击人口贩运的双边活动,并建设法律问题方面的能力。
·在美国和伙伴国家的执法机构之间建立机构间伙伴关系。在过去,这些措施对于打击电信诈骗和信息共享非常有用。这种模式可以提供帮助,填补能力空白,并为逮捕和起诉从美国人那里进行诈骗的犯罪分子开辟道路。这种合作还可以使主要国家的边境检查站为打击边境贩运人口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四、开展提高公众认识的运动,以减少未来受害者,并消除对这一问题的污名化。
·英国的反欺诈宣传运动提供了政府主导的方法的例子,这些方法可以在美国进行调整和实施,以提高潜在受害者的认识。
·社交媒体和加密货币公司等私营部门行为体也有既得利益,确保他们的服务仍然受到消费者的信任,并且有机会与主要的私营部门行为体合作,针对最有可能成为受害者的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提高认知活动。
·美国情报界和司法部应该提高关键执法机构对这些网络犯罪如何展开的认识,并提高对报告诈骗和欺诈行为的人是犯罪受害者的认识。宣传活动应该是包容性的,特别是因为诈骗者通常以英语和中文为对象,这将有助于消除举报的污名,并促使支持受害者的网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