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称评定过程中,电子期刊的使用一直备受争议。很多人对电子期刊的正规性、认可度以及是否适用于职称评定存在诸多疑问。小编将为您详细解读电子期刊的相关问题,帮助您在职称评定中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一、电子期刊的定义与正规性

电子期刊,是指在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备案的连续性电子出版物,也称为连续型电子期刊,简称为“电子期刊”或“电子刊”。其正规性可以通过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官网“连续性电子出版物”一栏查询确认。因此,从法律和出版规范角度来看,电子期刊是正规的出版物。

二、电子期刊的认可度现状

(一)部分地区不认可

目前,许多地区在职称评定中并不认可电子期刊。例如,2019年新疆地区全面取消了对连续电子期刊的认可;广西、贵州、山东等地的评职称文件也明确说明不认可电子刊。这使得电子期刊在职称评定中的使用受到较大限制。

(二)争议产生的原因

  1. 形式不正规:电子期刊以电子形式存在,无需经过纸质期刊的复杂出版流程,如排版、校印、出刊、邮寄等,因此价格低、出刊快,给人一种不够正规的印象。
  2. 查询分类差异:很多单位在查询期刊时,仅查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期刊/期刊社”一栏,而忽略了“连续性电子出版物”一栏。这导致一些人误以为电子期刊不是正规期刊。
  3. 部分期刊滥发论文:虽然医学领域有不少优秀的电子期刊,如《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入选2023版北大核心,但其他领域优秀电子期刊较少。部分电子期刊为追求利润,大量滥发论文,严重影响了电子期刊的整体声誉。



三、发电子期刊的注意事项

(一)仔细阅读职称文件

  1. 明确单位要求:如果单位在职称文件中明确说明“认可连续型电子期刊”,则可以发表;反之,若文件明确指出“发表在电子期刊上的文章不予认可”,则绝对不能发表。
  2. 识别隐性要求:有些单位可能要求提供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中“期刊/期刊社”或“出版物信息查询”栏中的截图。由于电子期刊不属于这两种类型,因此这种情况下电子期刊是不可用于评职称的。

(二)注意刊名与纸质刊物的相似性

由于我国对连续电子号的管理不够严格,存在一些注册备案的电子期刊与纸质刊物同名或相似的情况。例如,《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这本电子期刊,若简称为“社会科学”,很容易被误认为是《社会科学》这本纸质期刊。因此,在发表电子期刊时,务必确认刊物的全名和刊号,并在官网检索辨别,避免因刊名混淆而被误认为是假刊或欺骗单位。

(三)关注电子期刊的多版本问题

部分连续电子期刊存在文摘版、全文版、引文版、学生版、教师版等多个版本,每个版本可能注册不同的刊号分别收稿。这种“一号多刊”的情况在某些地方是不被认可的,因此在选择电子期刊时需格外留意。

(四)确认电子期刊的正规性

尽量选择稳定收录于知网、万方、维普等权威数据库的电子期刊,并确保所选电子期刊可以在这些数据库的官网检索到。这有助于提高电子期刊的可信度和认可度。

四、总结与建议

虽然电子期刊在法律和出版规范上是正规的,但由于其在职称评定中的认可度较低,且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建议在职称评定中谨慎使用。如果单位明确不认可电子期刊,或者职称文件中没有明确规定,且单位负责人无法给出明确答复,建议不要冒险发表电子期刊。如果单位确实认可电子期刊,且您已经仔细确认了相关要求和期刊的正规性,那么可以放心发表。

总之,在职称评定中,选择合适的期刊发表论文至关重要。希望小编的解读能帮助您在选择电子期刊时更加谨慎,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